2025年黑龍江高考歷史類570分左右(568分、569分、570分、571分、57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黑龍江歷史類考生57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黑龍江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黑龍江高考分數線,黑龍江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10分。黑龍江歷史類570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黑龍江歷史類57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齊齊哈爾大學(最低567分)、東北林業大學(最低565分)、東北農業大學(最低558分)、牡丹江師范學院(最低558分)、哈爾濱師范大學(最低557分)。
省外:安徽大學(最低572分)、北京電影學院(最低571分)、東北財經大學(最低570分)、河北工業大學(最低569分)、河北師范大學(最低56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黑龍江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7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622名到第2681名,共有60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黑龍江歷史類57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齊齊哈爾大學 | 公辦 | 567 | 2840 | 本科 |
2 | 東北林業大學 | 公辦 | 565 | 2981 | 本科 |
3 | 東北農業大學 | 公辦 | 558 | 3465 | 本科 |
4 | 牡丹江師范學院 | 公辦 | 558 | 3465 | 本科 |
5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公辦 | 557 | 3535 | 本科 |
2、2025黑龍江歷史類57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復旦大學醫學院 | 公辦 | 572 | 2556 | 本科 |
2 | 安徽大學 | 公辦 | 572 | 2556 | 本科 |
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 | 公辦 | 571 | 2621 | 本科 |
4 | 北京電影學院 | 公辦 | 571 | 2621 | 本科 |
5 | 天津醫科大學 | 公辦 | 570 | 2681 | 本科 |
6 | 東北財經大學 | 公辦 | 570 | 2681 | 本科 |
7 |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 | 公辦 | 569 | 2733 | 本科 |
8 | 河北工業大學 | 公辦 | 569 | 2733 | 本科 |
9 | 河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568 | 2784 | 本科 |
10 | 河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568 | 2784 | 本科 |
以上“2025年黑龍江高考歷史類57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黑龍江錄取線都在570分左右(共有124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齊齊哈爾大學簡介:
齊齊哈爾大學始建于1952年,是黑龍江省西部地區唯一一所省屬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坐落在嫩江之濱聞名遐邇的丹頂鶴故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勞動湖畔,占地面積13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5萬平方米,享有“環湖大學”的美譽。學校是黑龍江省屬三所綜合性大學之一,是全國文明單位、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和黑龍江省高教強省(一期)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擁有先進的教學條件和設施。圖書館藏書294萬冊,電子圖書243萬冊,中外文數據庫32個,總建筑面積3萬余平方米。定期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有3種。建有網絡多媒體教室和現代語言實訓室共計282間,每個多媒體教室均具有主播教室功能,網絡多媒體教學系統主控室實現了多媒體教室集中管理和控制。擁有省內一流的體育館、游泳館、音樂廳和學生文體活動中心。
天津醫科大學簡介:
天津醫科大學的前身天津醫學院創建于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后原國家政務院批準建立的高等醫學院校。著名內分泌學家、醫學教育家朱憲彝教授為首任校長。1994年6月天津醫學院與天津第二醫學院正式組建成立天津醫科大學。1996年12月成為天津市唯一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市屬院校,2015年10月成為天津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22年2月成為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包含大學醫院在內學校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618人,其中正高級807人,副高級1726人。擁有國家級人才144人次,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4人及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1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8人及青年拔尖人才8人,教育部長江學者1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5人;科技部“973”首席科學家4人;國家人社部有突出貢獻專家17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8人。
河北工業大學簡介:
河北工業大學的前身是創辦于1903年的北洋工藝學堂,是我國最早的培養工業人才的高等學校之一,創辦了全國最早的高校校辦工廠。1929年改稱河北省立工業學院,1995年更名為河北工業大學。學校1996年躋身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14年由河北省、天津市和教育部共建;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022年,入選新一輪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120年來,學校始終秉承“興工報國”辦學傳統和“勤慎公忠”校訓精神,形成了“工學并舉”的辦學特色,為國家培養了30余萬名優秀畢業生。近年來,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環境與生態學、計算機科學5個學科領域在ESI全球排名前1%排名中穩步提升。2020年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近年來,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需要和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求,學校依托省市部共建平臺,確立“落地沖高”科研工作思路,集聚區域辦學資源,學校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在內的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65個。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成就獎”、河北省科技突出貢獻獎等多項省部級以上獎勵。“十三五”以來,主持國家重大重點項目8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近700項,授權專利4600余項,位列中國高校專利100強榜單第70位,獲批國家首批知識產權試點高校,簽訂橫向合同3530項,“千萬級”橫向項目15個,最高合同金額首期到款8500萬元。2023年科研到校經費達4.10億元。首顆“元光號”小衛星搭乘長征八號運載火箭成功飛天并在軌運行。高性能機器人觸覺傳感智能系統入選2020年“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單。百余項科研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是河北省十大優秀發明創造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