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肅高考物理類495分左右(493分、494分、495分、496分、49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甘肅物理類考生49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甘肅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甘肅高考分數線,甘肅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370分。甘肅物理類49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甘肅物理類49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西北師范大學(最低497分)、蘭州交通大學(最低496分)、甘肅政法大學(最低496分)、蘭州交通大學(最低495分)、西北師范大學(最低494分)。
省外:無錫學院(最低497分)、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最低496分)、浙江傳媒學院(最低495分)、浙江科技大學(最低494分)、遼寧師范大學(最低49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甘肅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9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34362名到第34795名,共有434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甘肅物理類49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西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497 | 33984 | 本科 |
2 | 蘭州交通大學 | 公辦 | 496 | 34361 | 本科 |
3 | 甘肅政法大學 | 公辦 | 496 | 34361 | 本科 |
4 | 蘭州交通大學 | 公辦 | 495 | 34795 | 本科 |
5 | 西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494 | 35189 | 本科 |
2、2025甘肅物理類49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重慶工商大學 | 公辦 | 497 | 33984 | 本科 |
2 | 無錫學院 | 公辦 | 497 | 33984 | 本科 |
3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496 | 34361 | 本科 |
4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公辦 | 496 | 34361 | 本科 |
5 | 天津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495 | 34795 | 本科 |
6 | 浙江傳媒學院 | 公辦 | 495 | 34795 | 本科 |
7 | 中國藥科大學 | 公辦 | 494 | 35189 | 本科 |
8 | 浙江科技大學 | 公辦 | 494 | 35189 | 本科 |
9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公辦 | 493 | 35593 | 本科 |
10 | 遼寧師范大學 | 公辦 | 493 | 35593 | 本科 |
以上“2025年甘肅高考物理類49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甘肅錄取線都在495分左右(共有509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蘭州交通大學簡介:
蘭州交通大學創建于1958年,是由唐山鐵道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鐵道學院(現北京交通大學)部分系科分劃組建而成的我國第三所鐵路高校。學校目前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鐵路局與甘肅省人民政府雙共建高校,西班牙塞維利亞大學孔子學院授權建設單位,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興計劃”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入選高校,教育部“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肅省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教育部批準的天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三對一”對口支援高校。學校是教育部來華留學生示范基地,擁有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全國鐵路科普基地、國家北斗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傳承基地和西北地區小語種培訓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養基地。
2023年1月,學校召開了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1152”發展目標,即圍繞建成一所“區域優勢更加突出、行業特色更加鮮明的高水平大學”一個總目標,奮力取得“交通運輸工程國家一流學科突破工程”一個新突破,實現“人才培養能力、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能力、國際化辦學水平、師資隊伍建設水平、辦學條件”五個新提升,建成“國家軌道交通行業技術創新人才培養高地、西部地區高速鐵路服役安全與智能運維研發創新高地”兩個新高地。學校將牢牢把握交通強國建設和甘肅省建設新時代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區等重大戰略機遇,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奮發向上、艱苦樸素、刻苦鉆研、嚴謹治學”的校風和“尚德、勵志、博學、篤行”的校訓,朝著“1152”奮斗目標,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走好區域優勢突出、行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建設之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時代幸福美好新甘肅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重慶工商大學簡介:
重慶工商大學始創于1952年,2002年由原渝州大學和原重慶商學院合并組建而成,是一所具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法學、理學、藝術學等學科的高水平財經類應用研究型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重慶市國際人文特色高校。學校傳承和弘揚“含弘自強、經邦濟民”的重工商大精神,秉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的辦學理念,遵循“厚德博學、求是創新”的校訓,搶抓高等教育發展重大機遇,綜合實力迅速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社會影響日益擴大。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重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和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稱號。
學校高度重視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積極促進科學成果轉化,為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有智能制造服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研究院、廢油資源化技術與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46個教育部、科技部和重慶市級科研機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等重大獎項。近5年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近200項,每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數均保持在20項以上,位居全國財經類高校和市屬高校前列。組織教師圍繞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開展研究,近年來提交智庫成果850余份,60余份咨詢報告獲中央領導人批示。200余項科技成果實現轉移轉化,入選中國大學專利轉讓60強。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簡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是北京市重點支持建設的高校,是一所信息類學科齊全、信息特色鮮明,以本科、研究生教育為主體的多科性大學。學校由原機械部所屬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原電子部所屬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合并組建而成。原北京機械工業學院源于1937年的北平市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1958年多源匯流成立北京機械學院,1990年更名為北京機械工業學院,歸機械電子工業部領導。原北京信息工程學院源于1978年創建的北京大學第二分校,1985年更名為北京信息工程學院,隸屬電子工業部,1997年合并成立新的北京信息工程學院。2008年正式合并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學校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雙一流”建設為導向,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持續推進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加快建設信息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