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西高考物理類495分左右(493分、494分、495分、496分、49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廣西物理類考生49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廣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廣西高考分數線,廣西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371分。廣西物理類49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廣西物理類49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廣西醫科大學(最低497分)、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最低496分)、廣西科技大學(最低495分)、廣西科技大學(最低494分)、南寧師范大學(最低493分)。
省外:河南師范大學(最低497分)、北京體育大學(最低496分)、安徽農業大學(最低495分)、山西醫科大學(最低494分)、西南醫科大學(最低49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廣西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9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58831名到第59446名,共有616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廣西物理類49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廣西醫科大學 | 公辦 | 497 | 58149 | 本科 |
2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公辦 | 496 | 58830 | 本科 |
3 | 廣西科技大學 | 公辦 | 495 | 59446 | 本科 |
4 | 廣西科技大學 | 公辦 | 494 | 60151 | 本科 |
5 | 南寧師范大學 | 公辦 | 493 | 60816 | 本科 |
2、2025廣西物理類49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福建師范大學 | 公辦 | 497 | 58149 | 本科 |
2 | 河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497 | 58149 | 本科 |
3 | 中國醫科大學 | 公辦 | 496 | 58830 | 本科 |
4 | 北京體育大學 | 公辦 | 496 | 58830 | 本科 |
5 |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 | 公辦 | 495 | 59446 | 本科 |
6 | 安徽農業大學 | 公辦 | 495 | 59446 | 本科 |
7 | 東北財經大學 | 公辦 | 494 | 60151 | 本科 |
8 | 山西醫科大學 | 公辦 | 494 | 60151 | 本科 |
9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493 | 60816 | 本科 |
10 | 西南醫科大學 | 公辦 | 493 | 60816 | 本科 |
以上“2025年廣西高考物理類49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廣西錄取線都在495分左右(共有405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南寧師范大學簡介:
南寧師范大學坐落于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是自治區人民政府舉辦的本科師范院校。
辦學實力穩步提升。學校設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個學科門類,普通本科專業69個,專科專業2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17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13個。擁有應用數學、測繪地理院士工作站2個。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二期)項目學校、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國家精準扶貧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組委托學校、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項目試點學校、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單位。擁有全國高校輔導員發展研究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國家級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多次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中國醫科大學簡介:
中國醫科大學建校至今,共培養了30多萬名高級醫學專門人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多年來,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國家衛生管理的領導干部和醫學界的著名專家學者。其中,國家衛生部正副部長10位,省軍級以上領導干部100余位,將軍40余位,“七一勛章”獲得者2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9位,被譽為“紅色醫生的搖籃”。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合作成立了中英聯合學院,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丹麥、西班牙、朝鮮、芬蘭以及澳門和臺灣等國家、地區的114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關系,與世界銀行(WBG)、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等機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學校開展了125項學生國際交流項目,獲批教育部“高校研究生”和“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被評為“遼寧省來華留學工作示范建設高校”。與人社部國際交流中心合作開展“國際醫護人才與技能交流培養項目”。學校獲批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項目”簽約院校,獲批國家留學基金委“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4項、“促進與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及拉美地區科研合作與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2項。學校是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簡稱“111計劃”)。有457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受聘為學校榮譽職稱,近年來開展了152項重要國際合作項目,38個CMB項目。承擔國家援外醫療任務,派出赴也門隊員近400人,赴岡比亞和肯尼亞隊員41人。為了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由中國醫科大學發起,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烏克蘭、德國等15個國家、48個醫學教育機構,于2018年5月26日在沈陽成立“一帶一路”國際醫學教育聯盟。聯盟成員單位已經擴展至23個國家86所單位。
山西醫科大學簡介:
山西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山西醫學傳習所,1919年創建于古城并州。1932年改為私立山西川至醫學專科學校。1940年更名為山西大學醫學專修科。1946年升格為國立山西大學醫學院。新中國成立后,學校步入嶄新的發展時期。1953年獨立建校,更名為山西醫學院。1996年更名為山西醫科大學。
學校現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生理學;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細胞生理學實驗室、煤炭環境致病與防治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分子影像精準診療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衛生健康委重點實驗室——塵肺病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醫藥基礎研究創新中心——慢性腎臟病醫藥基礎創新中心;3個國家級示范中心——臨床技能實訓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2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重癥醫學、泌尿外科學、中醫護理學、骨科學、腎病學、普通外科學、老年病學、急診醫學、風濕免疫學、護理學、病理學、眼科學、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呼吸內科;各類省級優勢、特色、重點學科15個;各類省級重點教學科研平臺64個。現有6個一級學科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特種醫學、生物學、基礎醫學、護理學。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特種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基礎醫學、護理學、藥學;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口腔醫學;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特種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藥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護理、藥學、應用心理、社會工作、圖書情報、醫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