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西高考歷史類635分左右(633分、634分、635分、636分、63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廣西歷史類考生63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廣西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廣西高考分數線,廣西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00分。廣西歷史類63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廣西歷史類63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5所):
省外:北京大學(最低636分)、吉林大學(最低634分)、廈門大學(最低633分)、武漢大學(最低638分)、中山大學(最低631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廣西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3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40名到第256名,共有17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2025廣西歷史類63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北京大學 | 公辦 | 636 | 239 | 本科 |
2 | 南開大學 | 公辦 | 634 | 266 | 本科 |
3 | 吉林大學 | 公辦 | 634 | 266 | 本科 |
4 | 廈門大學 | 公辦 | 633 | 278 | 本科 |
5 | 武漢大學 | 公辦 | 638 | 209 | 本科 |
6 | 中山大學 | 公辦 | 631 | 320 | 本科 |
7 | 北京師范大學 | 公辦 | 630 | 339 | 本科 |
8 |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 | 公辦 | 629 | 355 | 本科 |
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公辦 | 628 | 377 | 本科 |
10 | 中山大學 | 公辦 | 628 | 377 | 本科 |
以上“2025年廣西高考歷史類63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廣西錄取線都在635分左右(共有42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南開大學簡介:
南開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母校。學校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由近代愛國教育家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1937年校園遭侵華日軍炸毀,學校南遷,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回津復校并改為國立。
學校堅持“四個面向”,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大力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學校現有全國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前沿科學中心1個,自然科學類省部級科研基地80余個。周其林院士領銜項目獲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學校發揮哲學社 會科學重鎮優勢,積極服務新時代治國理政,推動文化文明繁榮發展。學校現有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6個、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1個、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1個,人文社科類省部級科研機構50余個,入選國家哲學社科成果文庫數量穩居全國高校前茅,一批優秀智庫成為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團”“人才庫”。學校全面對接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積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與一批高校、企業、科研院所、政府部門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
吉林大學簡介:
吉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坐落在吉林省長春市。學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大學,1984年成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學之一,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吉林大學將努力做到在關心國家命運、服務國家戰略上有所作為,讓黨和國家滿意;在勇擔社會責任、滿足社會對優質高等教育不斷提高的要求上有所進步,讓廣大人民群眾滿意;在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學校廣大師生員工根本利益上有所建樹,讓廣大師生員工滿意。
北京師范大學簡介:
北京師范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著名學府。學校的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08年改稱京師優級師范學堂,獨立設校,1912年改名為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師范大學,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范大學。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師范大學、輔仁大學先后并入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學科綜合實力位居全國高校前列。2002年成為首批擁有自主設置本科專業審批權的6所高校之一,2018年成為首批可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現有本科專業7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4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