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高考物理類600分左右(598分、599分、600分、601分、60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梢詧罂??河南理科考生60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河南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河南高考分數線,河南理科考生的本一批分數線為511分。河南理科600分已經達到本一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一批次院校!
2025年河南物理類60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8所):
省內:鄭州大學(最低601分)、河南大學(最低582分)、河南大學(軟件類)(最低575分)。
省外: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較高收費)(最低602分)、蘇州大學(最低601分)、河北工業大學(最低600分)、中國傳媒大學(最低599分)、華中師范大學(最低59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河南理科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0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22964名到第23638名,共有675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河南物理類60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鄭州大學 | 公辦 | 601 | 22963 | 本一 |
2 | 河南大學 | 公辦 | 582 | 37744 | 本一 |
3 | 河南大學(軟件類) | 公辦 | 575 | 44463 | 本一 |
2、2025河南物理類60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西安交通大學(較高收費) | 公辦 | 602 | 22336 | 本一 |
2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較高收費) | 公辦 | 602 | 22336 | 本一 |
3 | 東北大學(較高收費) | 公辦 | 601 | 22963 | 本一 |
4 | 蘇州大學 | 公辦 | 601 | 22963 | 本一 |
5 | 吉林大學(醫護類) | 公辦 | 600 | 23638 | 本一 |
6 | 河北工業大學 | 公辦 | 600 | 23638 | 本一 |
7 | 北京交通大學(較高收費) | 公辦 | 599 | 24309 | 本一 |
8 | 中國傳媒大學 | 公辦 | 599 | 24309 | 本一 |
9 | 武漢理工大學(較高收費) | 公辦 | 598 | 25049 | 本一 |
10 | 華中師范大學 | 公辦 | 598 | 25049 | 本一 |
以上“2025年河南高考物理類60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河南錄取線都在600分左右(共有165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河南大學簡介:
河南大學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學科門類齊全、專業特色鮮明、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河南貢院于清順治十六年(1659)自百泉書院遷建在明代周王府舊址上(今開封市龍亭一帶)。雍正九年(1731),河南貢院遷往開封城東北隅的上方寺內(今河南大學明倫校區)。1903、1904年全國會試曾在這里舉行,上千年的科舉制度在這里劃上句號。1912年,河南貢院舊址上建立了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河南大學的前身)。
吉林大學簡介:
吉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坐落在吉林省長春市。學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大學,1984年成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學之一,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學校已建立起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在籍學生75080(全日制71757人、非全日制3323人),其中預科生149人,本科生41830人,碩士生22766人(全日制19914人、非全日制2852人),博士生9552人(全日制9081人、非全日制471人),留學生780人。
河北工業大學簡介:
河北工業大學的前身是創辦于1903年的北洋工藝學堂,是我國最早的培養工業人才的高等學校之一,創辦了全國最早的高校校辦工廠。1929年改稱河北省立工業學院,1995年更名為河北工業大學。學校1996年躋身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14年由河北省、天津市和教育部共建;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022年,入選新一輪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120年來,學校始終秉承“興工報國”辦學傳統和“勤慎公忠”校訓精神,形成了“工學并舉”的辦學特色,為國家培養了30余萬名優秀畢業生。近年來,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環境與生態學、計算機科學5個學科領域在ESI全球排名前1%排名中穩步提升。2020年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近年來,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需要和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發展需求,學校依托省市部共建平臺,確立“落地沖高”科研工作思路,集聚區域辦學資源,學校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在內的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65個。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成就獎”、河北省科技突出貢獻獎等多項省部級以上獎勵?!笆濉币詠?,主持國家重大重點項目8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近700項,授權專利4600余項,位列中國高校專利100強榜單第70位,獲批國家首批知識產權試點高校,簽訂橫向合同3530項,“千萬級”橫向項目15個,最高合同金額首期到款8500萬元。2023年科研到校經費達4.10億元。首顆“元光號”小衛星搭乘長征八號運載火箭成功飛天并在軌運行。高性能機器人觸覺傳感智能系統入選2020年“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單。百余項科研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是河北省十大優秀發明創造單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