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肅高考物理類540分左右(538分、539分、540分、541分、54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甘肅物理類考生54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甘肅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甘肅高考分數線,甘肅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370分。甘肅物理類540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甘肅物理類54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蘭州交通大學(最低540分)、西北師范大學(最低543分)、蘭州理工大學(最低537分)、西北師范大學(最低532分)、西北師范大學(最低531分)。
省外:華中農業大學(最低542分)、江南大學(最低541分)、武漢理工大學(最低540分)、河北師范大學(最低539分)、浙江財經大學(最低53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甘肅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4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8464名到第18752名,共有289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甘肅物理類54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蘭州交通大學 | 公辦 | 540 | 18752 | 本科 |
2 | 西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543 | 17875 | 本科 |
3 | 蘭州理工大學 | 公辦 | 537 | 19690 | 本科 |
4 | 西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532 | 21256 | 本科 |
5 | 西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531 | 21558 | 本科 |
2、2025甘肅物理類54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南京農業大學 | 公辦 | 542 | 18164 | 本科 |
2 | 華中農業大學 | 公辦 | 542 | 18164 | 本科 |
3 | 天津醫科大學 | 公辦 | 541 | 18463 | 本科 |
4 | 江南大學 | 公辦 | 541 | 18463 | 本科 |
5 | 武漢理工大學 | 公辦 | 540 | 18752 | 本科 |
6 | 武漢理工大學 | 公辦 | 540 | 18752 | 本科 |
7 | 東北林業大學 | 公辦 | 539 | 19079 | 本科 |
8 | 河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539 | 19079 | 本科 |
9 | 華中農業大學 | 公辦 | 538 | 19375 | 本科 |
10 | 浙江財經大學 | 公辦 | 538 | 19375 | 本科 |
以上“2025年甘肅高考物理類54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甘肅錄取線都在540分左右(共有335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天津醫科大學簡介:
天津醫科大學的前身天津醫學院創建于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后原國家政務院批準建立的高等醫學院校。著名內分泌學家、醫學教育家朱憲彝教授為首任校長。1994年6月天津醫學院與天津第二醫學院正式組建成立天津醫科大學。1996年12月成為天津市唯一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市屬院校,2015年10月成為天津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22年2月成為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天津醫科大學積極投身于我國醫學高等教育事業,是國家最早批準試辦八年制的2所醫學院校之一,也是首批試辦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學校目前有氣象臺路與廣東路2個校區和7所大學醫院。現有本科專業21個,設有19個學院(系)和1個獨立學院。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11509人,其中本科生5517人,碩士生4127人,博士生1188人,學歷留學生677人。
河北師范大學簡介:
河北師范大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的省屬重點骨干大學,河北省“雙一流”建設一層次高校。學校起源于1902年創建于北京的順天府學堂和1906年創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師范學堂,具有120多年的發展歷史和光榮的辦學傳統。1996年6月,原河北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學院與創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學院、創建于1984年的河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合并,組建成新的河北師范大學。201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共建河北師范大學。
學校大力推進科研創新平臺和智庫建設。現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備案中心3個;河北省學科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基礎學科研究中心19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6個、國際合作基地2個、協同創新中心3個、新型智庫3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創新平臺50余個,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華中農業大學簡介:
中國高等農業教育起點之一。學校前身是清朝光緒年間由湖廣總督張之洞于1898年創辦的湖北農務學堂。幾經演變,1952年,武漢大學農學院和湖北農學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學等6所綜合性大學農學院的部分系科組建成立華中農學院。1979年,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全國重點大學,直屬農業部。1985年,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2000年,由農業部劃轉教育部直屬領導。2005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2017年,列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
科技實力雄厚。現有全國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生物育種產教融合創新平臺1個,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1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5個,部省級重點(工程)實驗室31個,部省級研發中心44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7個,省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4個。近5年,獲批科研項目7570項,經費53.3億元。在雜交油菜、綠色超級稻、優質種豬、動物疫苗、優質柑橘、試管種薯和棉花、玉米、淡水魚等研究領域,取得一批享譽國內外的標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