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類530分左右(528分、529分、530分、531分、532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安徽物理類考生530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安徽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安徽高考分數線,安徽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65分。安徽物理類530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安徽物理類530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合肥大學(最低531分)、安徽師范大學(最低529分)、合肥師范學院(最低528分)、安徽醫科大學(最低533分)、安徽工業大學(最低533分)。
省外:石家莊鐵道大學(最低532分)、山西醫科大學(最低531分)、河北科技大學(最低530分)、長春理工大學(最低529分)、天津外國語大學(最低528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安徽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30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85740名到第86973名,共有1234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安徽物理類53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合肥大學 | 公辦 | 531 | 85360 | 本科 |
2 | 安徽師范大學 | 公辦 | 529 | 87321 | 本科 |
3 | 合肥師范學院 | 公辦 | 528 | 89350 | 本科 |
4 | 安徽醫科大學 | 公辦 | 533 | 82423 | 本科 |
5 | 安徽工業大學 | 公辦 | 533 | 82918 | 本科 |
2、2025安徽物理類530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西華大學 | 公辦 | 532 | 84182 | 本科 |
2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公辦 | 532 | 84260 | 本科 |
3 | 曲阜師范大學 | 公辦 | 531 | 85197 | 本科 |
4 | 山西醫科大學 | 公辦 | 531 | 84771 | 本科 |
5 | 成都大學 | 公辦 | 530 | 86967 | 本科 |
6 | 河北科技大學 | 公辦 | 530 | 86829 | 本科 |
7 | 大連醫科大學 | 公辦 | 529 | 87992 | 本科 |
8 | 長春理工大學 | 公辦 | 529 | 87073 | 本科 |
9 | 重慶師范大學 | 公辦 | 528 | 89099 | 本科 |
10 | 天津外國語大學 | 公辦 | 528 | 89389 | 本科 |
以上“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類530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安徽錄取線都在530分左右(共有702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合肥師范學院簡介:
合肥師范學院坐落于安徽省省會合肥市。學校前身是安徽教育學院,創建于1955年,2007年改建為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是全國首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全國首批“國培計劃”示范性培訓項目實施單位、全國首批“卓越教師培養計劃”試點單位,安徽省首批“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學校現設14個二級學院,本科專業59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向11個。現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國際生近17000人;國家和省級一流專業23個、國家一流課程3門、省級一流課程194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實驗項目7項;國家和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項目29個、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0個、省級示范實驗(習)實訓中心9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33個、省級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領基地4個。近年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5項,省級教學成果獎54項,其中特等獎、一等獎19項。
安徽工業大學簡介:
安徽工業大學坐落于長三角與南京毗鄰的全國文明城市——安徽省馬鞍山市。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8年的馬鞍山鋼鐵工業學校;1977年經國務院批準組建馬鞍山鋼鐵學院,隸屬于原冶金工業部;1985年更名為華東冶金學院;1998年劃轉安徽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0年經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華東冶金學院和安徽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安徽工業大學。
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科技創新成果豐碩。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安徽省“三地一區”建設,積極推進有組織科研,近五年,主導制訂國際標準10項,新增國家級科研項目278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74項,授權發明專利1450項,轉移轉化專利成果319項;2023年作為首席科學家牽頭單位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超高強韌涂層高通量制備及斷裂韌性高效表征技術和裝備”,經費3200萬元;“面向節能減排目標的冶金智能模型系統集成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合同經費高達2000萬元,“冶金固廢高值化非建材領域應用新技術”成果中3項發明專利許可額1000萬元;低碳冶金技術成果助力寶武集團建成全球首臺工業級低碳煉鐵高爐。與省內外多個地方政府建立政學研合作聯盟,共建6個實體性研究院,與寶武集團等200余家企事業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共建人工智能學院,與蕪湖市共建技術創新研究院,與馬鞍山市合作共建產業學院、企業家學院、馬鞍山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全省首批工程師學院。近五年,智庫成果獲教育部、科技部、安徽省采納10項,獲省市領導批示22項,在中央“三報一刊”、省級核心報刊發文39篇。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47所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獲批成立安徽省首家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校辦高科技企業安徽華騏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省屬高校首家上市的校辦企業。學校在“2023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入圍全球900強,居2024年軟科中國大學排行榜第185位、省屬高校第五、理工類高校第一。
長春理工大學簡介:
長春理工大學原名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1958年由中國科學院創辦,是新中國第一所培養光學專門人才的高等院校。經過6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現已成為一所具有鮮明光電特色和國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屬重點大學,是吉林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長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國光學英才搖籃”的美譽。
砥礪奮進,在深化改革中提升辦學質量。學校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工程應用能力的高素質專門人才為目標,形成了拔尖創新人才、創新應用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等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設有王大珩科學技術學院、王大珩未來技術學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國際化精英班。學校是教育部批準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學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學校。建有2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雙語教學示范課程覆蓋全部學科。11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出版10部國家級規劃教材,榮獲3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建有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1個國家級(聯合)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在“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中位列第43名。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區市招生,所有普通本科專業全部在一批次招生,生源質量穩步提高。建校以來,學校為國家培養了20萬名畢業生,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的高度評價和廣泛認可。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次就業率始終名列吉林省省屬高校前茅,學校先后榮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航天人才突出貢獻獎”“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等榮譽。在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中,專家組評價學校:辦學特色鮮明,辦學地位和聲譽、學科發展與科研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等在全國同類高校中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