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類465分左右(463分、464分、465分、466分、46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安徽物理類考生46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安徽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安徽高考分數線,安徽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65分。安徽物理類46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安徽物理類46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淮北理工學院(最低467分)、安徽三聯學院(最低466分)、阜陽師范大學(最低465分)、安徽外國語學院(最低465分)、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最低464分)。
省外:廣州城市理工學院(最低467分)、廣州新華學院(最低466分)、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最低465分)、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最低464分)、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最低46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安徽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6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74785名到第176157名,共有1373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安徽物理類46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淮北理工學院 | 民辦 | 467 | 173192 | 本科 |
2 | 安徽三聯學院 | 民辦 | 466 | 174435 | 本科 |
3 | 阜陽師范大學 | 公辦 | 465 | 175670 | 本科 |
4 | 安徽外國語學院 | 民辦 | 465 | 176150 | 本科 |
5 | 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公辦 | 464 | 176423 | 專科 |
2、2025安徽物理類46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 | 民辦 | 467 | 173124 | 本科 |
2 |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 民辦 | 467 | 173253 | 本科 |
3 | 廣州南方學院 | 民辦 | 466 | 174096 | 本科 |
4 | 廣州新華學院 | 民辦 | 466 | 174307 | 本科 |
5 |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 民辦 | 465 | 176100 | 本科 |
6 |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 民辦 | 465 | 175088 | 本科 |
7 |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 | 公辦 | 464 | 176304 | 專科 |
8 |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464 | 176498 | 專科 |
9 | 金華職業技術大學 | 公辦 | 463 | 178023 | 專科 |
10 |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 | 公辦 | 463 | 177904 | 專科 |
以上“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類46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安徽錄取線都在465分左右(共有279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阜陽師范大學簡介:
阜陽師范大學是一所多科性本科學校,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學歷教育為主,開展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和各級各類專業培訓。學校坐落在千年歷史文化古城、中國特色魅力城市、全國文明城市——阜陽。這里鐘靈毓秀、人文薈萃,是老莊文化發源地、管鮑故里、三曹故鄉,晏殊、歐陽修、蘇軾曾在此為官,有著“百億糧倉、潁淮善郡、書法名城、生態水城”的美譽。學校毗鄰古潁州西湖,匯千里長淮錦繡,聚三清貫潁靈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達便捷,環境秀美怡人。
學校創辦于1956年,1977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設立阜陽師范學院,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等級,2009年啟動研究生培養,2019年更名為阜陽師范大學,獲批為安徽省博士學位立項建設單位,2022年入選教育部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面向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建校60多年來,學校已經發展成為教師教育特色鮮明、應用型優勢初步彰顯、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較大影響的省屬地方高校,先后向社會輸送19萬余名畢業生,人才培養質量贏得廣泛贊譽,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先后兩次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被譽為“皖北地區基礎教育的搖籃、人才培養的基地、科技創新的平臺、文化建設的窗口”。
廣州南方學院簡介:
廣州南方學院(原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是2006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綜合性應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校一直致力于建設國內一流的應用型大學,力爭成為廣東省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的旗幟。
學校以應用型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深入實施“學科專業知識傳授、核心價值觀傳承、能力素質養成”三位一體的立體化人才培養方案,著力踐行學科專業交叉、產科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機制;建立“政校行企資深人士擔任首席導師+學校骨干教職員擔任專業導師、通識導師和輔導員”的學生成長導師組,制定“啟夢?筑夢?圓夢”的學生成長育人方案,做實“自由選擇、嚴格管理、悉心引導”提升學生內驅力的學生成長機制,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做實“專業交叉、科產教融合、通專結合”的復合型高素質創新性應用人才培養機制,在健康、醫護、醫技和工科類學科專業試點德國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大班教學、小班研討”,推動采用混合式、案例式、項目式等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跨界整合、應用創新和批判思辨等高階能力,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養和健全人格且專業基礎扎實、創新實踐能力突出的高素質復合型應用人才。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簡介: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大學創建于1933年,是省屬唯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中國特色高水平職業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雙高計劃”)建設單位,現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18326人。學校前身是“廣東省立第一職業學校”,至今已有90年職業教育歷史,1959-1963年和1978-1983年兩段時期,曾開辦本科職業教育。
近三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畢業生就業滿意度人才培養質量指標均居全國高職院校前列,雇主滿意度達到9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