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歷史類485分左右(483分、484分、485分、486分、48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安徽歷史類考生48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安徽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安徽高考分數線,安徽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62分。安徽歷史類48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安徽歷史類48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蕪湖學院(最低486分)、巢湖學院(最低485分)、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最低485分)、黃山學院(最低484分)、阜陽理工學院(最低484分)。
省外:洛陽師范學院(最低487分)、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最低486分)、吉林師范大學(最低485分)、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最低484分)、江西飛行學院(最低48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安徽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48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35266名到第35703名,共有438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安徽歷史類48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蕪湖學院 | 民辦 | 486 | 35096 | 本科 |
2 | 巢湖學院 | 公辦 | 485 | 35375 | 本科 |
3 |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 民辦 | 485 | 35356 | 本科 |
4 | 黃山學院 | 公辦 | 484 | 35950 | 本科 |
5 | 阜陽理工學院 | 民辦 | 484 | 35749 | 本科 |
2、2025安徽歷史類48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唐山師范學院 | 公辦 | 487 | 34693 | 本科 |
2 | 洛陽師范學院 | 公辦 | 487 | 34482 | 本科 |
3 | 洛陽師范學院 | 公辦 | 486 | 34941 | 本科 |
4 |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 | 公辦 | 486 | 35173 | 本科 |
5 | 成都體育學院 | 公辦 | 485 | 35350 | 本科 |
6 | 吉林師范大學 | 公辦 | 485 | 35274 | 本科 |
7 | 嘉應學院 | 公辦 | 484 | 35794 | 本科 |
8 | 南京財經大學紅山學院 | 民辦 | 484 | 35800 | 本科 |
9 | 海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483 | 36386 | 本科 |
10 | 江西飛行學院 | 公辦 | 483 | 36272 | 本科 |
以上“2025年安徽高考歷史類48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安徽錄取線都在485分左右(共有421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簡介: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是2003年經國家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由安徽醫科大學創建的獨立學院;2017年遵照教育部26號令要求,由安徽醫科大學與安徽新華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合作舉辦,是按新機制和新模式運行的普通本科高校。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繼承安徽醫科大學“愛國愛民,獻身人類健康”的辦學傳統,弘揚“好學力行、造就良醫”的校訓精神,秉承“德醫雙修、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堅持“求真、求精、求新”的學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著力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應用型醫學人才。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簡介: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位于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由原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1957年建校)和原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1960年建校)于2013年合并組建而成,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置、河南省人民政府舉辦的一所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圍繞牧工商一體化學科專業體系和人才培養需要,學校建有27個省級科研平臺和2個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個省級創新型科技團隊、36個市廳級科研平臺、49個校級科研創新團隊。目前,學校共立項國家基金項目4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4項、河南省重大專項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707項,橫向項目201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40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67件;發表學術論文8564篇。學校先后成為國家畜牧科技創新聯盟常務理事單位、河南畜牧獸醫學會副理事長單位,河南省國際網商協會副會長單位、河南省制冷學會冷鏈物流分會主任委員單位。
海南師范大學簡介:
海南師范大學是海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海南省重點大學,海南省卓越師資、高級專門人才重要培養基地和科學研究基地。
學校全面推進重點學科建設,構建由國家“一流”重點培育學科、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和校級特色重點學科組成的三級分類、分層、動態的學科分類發展體系。現有省級重點學科12個。著力推進科研“三重工程”建設,建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部委級國別與區域研究基地3個,海南省重點實驗室8個、工程中心9個、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3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個、重點新型智庫1個、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4個、自然科學科普基地2個。近五年,獲評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562個,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2個,海南省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國家級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項。發表高水平論文1200余篇,簽訂橫向合作協議363項,獲授權專利42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