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歷史類615分左右(613分、614分、615分、616分、61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安徽歷史類考生61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安徽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安徽高考分數線,安徽歷史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62分。安徽歷史類61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安徽歷史類61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8所):
省內:合肥工業大學(最低607分)、合肥工業大學(最低598分)、安徽大學(最低596分)、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最低591分)。
省外:北京交通大學(最低617分)、南京師范大學(最低616分)、東北大學(最低615分)、江南大學(最低614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安徽歷史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61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1974名到第2057名,共有84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安徽歷史類61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合肥工業大學 | 公辦 | 607 | 2769 | 本科 |
2 | 合肥工業大學 | 公辦 | 598 | 3875 | 本科 |
3 | 安徽大學 | 公辦 | 596 | 4045 | 本科 |
4 |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 | 公辦 | 591 | 4732 | 本科 |
2、2025安徽歷史類61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公辦 | 617 | 1869 | 本科 |
2 | 北京交通大學 | 公辦 | 617 | 1859 | 本科 |
3 | 北京郵電大學 | 公辦 | 616 | 1947 | 本科 |
4 | 南京師范大學 | 公辦 | 616 | 1968 | 本科 |
5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 公辦 | 615 | 1996 | 本科 |
6 | 東北大學 | 公辦 | 615 | 2056 | 本科 |
7 | 四川大學 | 公辦 | 614 | 2090 | 本科 |
8 | 中國農業大學 | 公辦 | 614 | 2123 | 本科 |
9 | 中國海洋大學 | 公辦 | 614 | 2102 | 本科 |
10 | 江南大學 | 公辦 | 614 | 2129 | 本科 |
以上“2025年安徽高考歷史類61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安徽錄取線都在615分左右(共有137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北京郵電大學簡介:
六十余載風雨砥礪,六十余載春華秋實。明光之北、薊門之南,古老的城墻,見證了永不消逝的電波;鴻雁翱翔、銀杏巍巍,堅實的土地,承載了信息黃埔的傳奇。
——聚焦內涵建設,學科專業布局不斷完善。學校學科涵蓋了理學、工學、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9大學科門類。面向技術創新帶來的科學研究范式、學科發展模式和智能技術方式的深刻變革,學校積極探索需求導向下的知識體系重組和學科交叉實踐下的學科體系重構,將跨學科理念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率先提出并打造“雁陣式”行業特色院校學科體系,大力加強“信息網絡科學與技術”和“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安全”兩個學科群建設,持續推進數字化學科固本強基、學科數字化交叉賦能融合發展,不斷厚積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與底氣。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以及電子科學與技術3個一級學科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類學科,其中信息與通信工程為A+學科。目前,學校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包括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含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2類。擁有本科專業5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1個,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16個)。擁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7個。
南京師范大學簡介:
學校簡介 首頁 學校概況 學校簡介
南京師范大學不斷推進“厚生育才”戰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3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8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5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9門、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5門、國家級線下一流課程9門、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8門、國家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門、教育部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2個、教育部雙語教學示范課程7門、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3門、全國高校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示范課程1門,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相應課程“精彩一課”11門,國家特色專業8個,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41個,“十二五”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21本(部),“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5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6項,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優秀教材高等教育類3項,基礎教育類13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3項,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3項,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國家體育與藝術師資培養培訓基地1個,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3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2個,教育部高素質復合型碩士層次高中教師培養試點專業2個,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學院1個,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培育)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教育部首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4個、入選2022—2025教育部“雙名計劃”名師培養基地,擁有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國家理科基礎學科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各1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評為優秀;學生在“挑戰杯”等全國競賽中多次獲得特等獎或一等獎,4篇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東北大學簡介:
學校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大學。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兼任校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被迫流亡辦學,先后輾轉于北平、西安、開封、四川三臺等地,在“一二·九”運動中,東大師生發揮了先鋒隊和主力軍的重要作用。1949年3月,在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理學院(部分)的基礎上成立沈陽工學院。1950年8月,定名為東北工學院,1993年3月,復名為東北大學。1997年1月,原沈陽黃金學院并入東北大學。1998年9月劃轉為教育部直屬高校,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首輪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22年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21個學院(部),形成了以工為主、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學科門類的學科體系。現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遼寧省“雙一流”建設學科11個,設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8個,工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6個,博士后流動站2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