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類575分左右(573分、574分、575分、576分、577分)是什么水平?有哪些院校可以報考?安徽物理類考生575分能上的好大學都有哪些?
參考安徽省考試院發布的2024年安徽高考分數線,安徽物理類考生的本科批分數線為465分。安徽物理類575分已經達到本科批次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說可以報考本科批次院校!
2025年安徽物理類575分左右可報考的好大學有(推薦10所):
省內:安徽師范大學(最低577分)、蚌埠醫科大學(最低575分)、安徽理工大學(最低561分)、安徽建筑大學(最低560分)、安徽理工大學(最低557分)。
省外:南昌大學(最低577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最低576分)、延邊大學(最低575分)、重慶醫科大學(最低574分)、北京語言大學(最低573分)。
根據快志愿平臺提供的數據,2024年安徽物理類考生中,高考成績為575分的考生在全省的位次范圍是第41802名到第42525名,共有724名考生分數相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具體可以填報哪些大學!
1、2025安徽物理類57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內)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安徽師范大學 | 公辦 | 577 | 40783 | 本科 |
2 | 蚌埠醫科大學 | 公辦 | 575 | 42111 | 本科 |
3 | 安徽理工大學 | 公辦 | 561 | 53980 | 本科 |
4 | 安徽建筑大學 | 公辦 | 560 | 54488 | 本科 |
5 | 安徽理工大學 | 公辦 | 557 | 57490 | 本科 |
2、2025安徽物理類575分左右預測能上的大學(省外)
排次 | 院校名稱 | 屬性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錄取批次 |
---|---|---|---|---|---|
1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公辦 | 577 | 40732 | 本科 |
2 | 南昌大學 | 公辦 | 577 | 41029 | 本科 |
3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 | 公辦 | 576 | 41743 | 本科 |
4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 | 公辦 | 576 | 41491 | 本科 |
5 | 南京財經大學 | 公辦 | 575 | 41837 | 本科 |
6 | 延邊大學 | 公辦 | 575 | 42480 | 本科 |
7 | 遼寧大學 | 公辦 | 574 | 42566 | 本科 |
8 | 重慶醫科大學 | 公辦 | 574 | 42653 | 本科 |
9 | 華中農業大學 | 公辦 | 573 | 43562 | 本科 |
10 | 北京語言大學 | 公辦 | 573 | 43546 | 本科 |
以上“2025年安徽高考物理類575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學”只列出了部分院校,還有很多不錯的大學在安徽錄取線都在575分左右(共有341所院校),完整名單請前往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查詢,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
安徽師范大學簡介:
安徽師范大學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學府,坐落在具有“徽風皖韻、千湖之城”美譽的國家級開放城市——蕪湖,瀕臨浩瀚長江,傍依靈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匯安徽人文之靈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優先建設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省唯一)、全國首批省委宣傳部與學校共建新聞學院試點單位,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學校擁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中心、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教育部中小學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全國智慧教學示范基地、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基地、全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研究培訓基地、全國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教育部體育美育浸潤行動計劃、國家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國家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國家體育總局安徽省特種行業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國家體育總局文化研究基地、國家體育總局足球D級教練員培訓考試基地、國家級大學生理科實踐教育基地、全國社會組織教育培訓基地、安徽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等社會服務平臺。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簡介: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前身為北京石油學院,創辦于1953年,是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為我國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發展之基。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復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設克拉瑪依校區,標志著學校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發展道路上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系統構建“派引援育”人才隊伍建設機制。校區堅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在校本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對口支援平臺,創建了校本部派遣、外部引進、高校援建、合力培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模式。現有教職工633人,其中來自教育部19所對口支援高校教師155人;專任教師476人,高級職稱占比53.4%,博士占比53.7%。有國家重大人才工程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自治區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13人,自治區“天山英才工程”9人,自治區天山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各級各類人才項目稱號達到123人次。
延邊大學簡介:
學校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訓和“自強、和合、日新”校風,發揚“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傳承文化、突出特色,民族團結、共教共學,廣泛交流、多邊合作”的優良辦學傳統,深入實施學校轉型發展新戰略新舉措,不斷推動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9,086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6,194人,本科生21,104人,專科生1,788人),來自13個國家的留學生62人。現建有東北寒區肉牛科技創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朝鮮韓國研究中心、長白山天然藥物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延邊特色高品質牛肉精深加工創新重點實驗室等38個省部級以上科研機構,積極打造圖們江論壇和長白山論壇兩大國際學術論壇品牌。近三年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級、省級等各級各類重大重點項目、基金項目586項,發表學術論文4,35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