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生物工程類專業大學有哪些,排名比較好的院校是哪幾所?
在湖北招生生物工程類專業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所。在本省,只有武漢輕工大學1所高校開設了生物工程類專業;而在省外,有3所高校面向湖北省招生生物工程類專業,排名最好的學校是東北大學。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數據,按錄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生物工程類專業排名較好的一本二本大學名單,包含公辦和民辦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錄取分數線。
在湖北招生生物工程類專業(理工類)的省內本科批院校只有武漢輕工大學1所,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27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武漢輕工大學 | 生物工程類 | 本科批 | 527 |
在湖北招生生物工程類專業(理工類)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東北大學(629分)、華東理工大學(619分)、長沙理工大學(574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東北大學 | 生物工程類 | 本科批 | 629 |
2 | 華東理工大學 | 生物工程類 | 本科批 | 619 |
3 | 長沙理工大學 | 生物工程類 | 本科批 | 574 |
1、武漢輕工大學
武漢輕工大學創建于1951年,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湖北省武漢市,是全國最早培養糧食行業專門人才的學校,先后隸屬于原國家糧食部、商業部、國內貿易部,1998年實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是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重點共建高校、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湖北省第一批本科招生高校。學校舍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06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文獻196萬余冊,數據庫53種,電子圖書234萬余冊,電子期刊50萬余冊,擁有7個優勢特色學科相關數據庫和機構知識庫平臺,是湖北省研究級文獻收藏單位和湖北省自動化水平優秀級圖書館。
學校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大力實施“質量立校”戰略。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著力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基礎知識扎實、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創新人才,不斷強化學習、應用、探究、創新“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建有國家特色專業、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國家級一流課程、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等一大批教學質量工程項目;擁有實驗教學(中心)27個,其中湖北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入選首批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教育培訓基地,獲批湖北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學校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在近三屆省級教學成果評選中,獲優秀教學成果獎33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9項。學校以“常青科技文化藝術節”、創新創業大賽等為依托,積極開展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本科生、研究生在互聯網+、挑戰杯、數學建模、電子設計、機械創新設計等各類學科競賽中,每年均榮獲大批國家級、省部級獎勵。學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位居湖北省屬高校前列,他們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創業、能創新”的優良素質,受到社會廣泛贊譽。
2、東北大學
學校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大學。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兼任校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被迫流亡辦學,先后輾轉于北平、西安、開封、四川三臺等地,在“一二·九”運動中,東大師生發揮了先鋒隊和主力軍的重要作用。1949年3月,在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理學院(部分)的基礎上成立沈陽工學院。1950年8月,定名為東北工學院,1993年3月,復名為東北大學。1997年1月,原沈陽黃金學院并入東北大學。1998年9月劃轉為教育部直屬高校,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國家首輪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22年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21個學院(部),形成了以工為主、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學科門類的學科體系。現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遼寧省“雙一流”建設學科11個,設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8個,工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6個,博士后流動站23個。
3、華東理工大學
學校現有徐匯和奉賢兩個校區,占地總面積2127畝,各類建筑總面積93萬平方米,圖書館總藏書量354萬冊。建有分析測試中心、珠寶檢測中心等國家級計量認證單位。學校已連續13次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校園)”光榮稱號。
學校堅持“四個面向”,強化有組織科研,助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擁有全國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1個、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2個、省部級重點科研基地39個、省部級人文社科智庫(基地)5個。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擁有各類國內外有效專利近3000項。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是全國6所首批建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的高校之一,入選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校、上海市高校知識產權運營中心、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首批高校專業化國家技術轉移機構建設試點單位,一批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大規模產業化推廣應用產生了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新疆智能工程機械運用技術專業大專院校排名及分數線(哪個學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