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機器人工程專業大學有哪些,排名比較好的院校是哪幾所?
在湖北招生機器人工程專業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68所。在本省,有9所高校開設了機器人工程專業,排名最好的學校是湖北工業大學;而在省外,有60所高校面向湖北省招生機器人工程專業,排名最好的學校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數據,按錄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機器人工程專業排名較好的一本二本大學名單,包含公辦和民辦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錄取分數線。
湖北本省開設機器人工程專業(理工類)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湖北工業大學(第05組)(574分)、武漢工程大學(第04組)(565分)、武漢商學院(510分)、黃岡師范學院(504分)、湖北理工學院(503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湖北工業大學(第05組)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574 |
2 | 武漢工程大學(第04組)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565 |
3 | 武漢商學院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510 |
4 | 黃岡師范學院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504 |
5 | 湖北理工學院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503 |
6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490 |
7 | 荊楚理工學院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487 |
8 | 武昌理工學院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445 |
9 | 武漢工商學院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443 |
在湖北招生機器人工程專業(理工類)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0所,排名前十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05組)(632分)、南京理工大學(第01組)(632分)、東北大學(632分)、吉林大學(632分)、蘇州大學(629分)、河海大學(第03組)(621分)、合肥工業大學(618分)、江南大學(615分)、中國礦業大學(第03組)(613分)、安徽大學(610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05組)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632 |
2 | 南京理工大學(第01組)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632 |
3 | 東北大學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632 |
4 | 吉林大學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632 |
5 | 蘇州大學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629 |
6 | 河海大學(第03組)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621 |
7 | 合肥工業大學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618 |
8 | 江南大學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615 |
9 | 中國礦業大學(第03組)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613 |
10 | 安徽大學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610 | ... |
51 | 新余學院(第03組)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484 |
52 |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484 |
53 | 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第02組)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482 |
54 | 山西工程技術學院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481 |
55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476 |
56 |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大學 | 機器人技術 | 本科批 | 475 |
57 | 大連民族大學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472 |
58 | 西安外事學院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448 |
59 | 南寧學院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442 |
60 | 西安明德理工學院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批 | 43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僅列出了面向湖北省招生機器人工程專業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單可在新高考網AI志愿模擬填報助手查詢,以下為院校簡介,歡迎參考。
1、武漢工程大學
學校簡介 伏虎山麓、南湖北畔,四海俊彥聚化苑;大江奔流、黃龍山映,桃李芬芳溢天下。
學校堅持以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積極發揮化工及相關學科特色優勢,深度融入湖北“51020”現代產業體系,著力強化政產學研用合作網絡的戰略布局。現建有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磷資源開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級及以上科研平臺78個。在長江經濟帶與地方共建了湖北三峽實驗室等13個科技創新平臺,承擔了湖北大部分化工產業園發展規劃。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52項,先后有309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其中國家科學技術獎7項。與湖北宜化、人福醫藥等單位在磷化工、電子化學品、麻醉制劑等領域開展聯合攻關,解決了磷礦選礦領域的“卡脖子”技術難題,攻克了超高純芯片用電子級磷酸制備等“卡脖子”技術,為國家延長磷礦資源服務年限超過60年。學校在2020~2021年連續2年入圍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百強高校。學校主辦的《化學與生物工程》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
2、南華大學
南華大學由中南工學院與衡陽醫學院于2000年3月合并組建,2002年10月,核工業第六研究所并入。中南工學院的前身是1959年創辦的衡陽礦冶工程學院,衡陽醫學院的前身為創建于1958年的湖南省衡陽醫學院。學校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湖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建設高校。
學校擁有19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國防重點專業和緊缺專業、卓越計劃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1個;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有國家級一流課程2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和精品開放課程3門;有教育部“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2個,省級創新創業教育中心與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等46個。在全國率先實施“免費醫學生”政策,推進“醫+X”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單位,入選全國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青年就業創業教育先進集體。
3、溫州理工學院
溫州理工學院(簡稱溫理工,英文簡稱:WZUT)是由溫州市人民政府興辦的一所本科層次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學校是浙江省應用型建設試點示范院校,獲批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先后獲得國家級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眾創空間、省“綠色學校”(高等學校)、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省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等榮譽。
溫州理工學院秉承“厚德浚智,循理精工”的校訓,立足溫州、面向全國、接軌國際,切實發揮文化引領、人才支撐、科技支持作用,努力成為溫州城市發展的動力源、創新人才的孵化器、高等教育的金名片。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學校錨定建設高水平理工類應用型大學的辦學目標,提出了應用型大學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力爭到2035年全面建成特色鮮明、國內影響力較大、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理工類應用型本科院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