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大學有哪些,排名比較好的院校是哪幾所?
在新疆招生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開設了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排名最好的學校是新疆工程學院;而在省外,有2所高校面向新疆招生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排名最好的學校是蘇州大學。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數據,按錄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新疆招生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排名較好的一本二本大學名單,包含公辦和民辦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錄取分數線。
新疆本省開設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理工類)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新疆工程學院(350分)、昌吉學院(340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新疆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 本科二批 | 350 |
2 | 昌吉學院 |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 本科二批 | 340 |
在新疆招生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專業(理工類)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蘇州大學(549分)、西安理工大學(482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蘇州大學 |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 本科一批 | 549 |
2 | 西安理工大學 |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 本科一批 | 482 |
1、新疆工程學院
新疆工程學院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舉辦、教育廳主管的普通本科院校,國家首批百所應用型試點高校,學校坐落于新疆首府-美麗的烏魯木齊。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人。大力培養面向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就業率持續在全疆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60多年來,學校已為社會輸送了8萬余名畢業生,他們中的大多數已成為新疆煤炭行業骨干和工業領域的主力軍,為新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2、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坐落于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是國家“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航天局共建高校,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蘇州大學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東吳大學,1900年創辦),開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華,是中國最早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系舉辦的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東吳大學是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碩士學位、最先開展法學(英美法)專業教育,也是第一家創辦學報的大學。1952年中國大陸院系調整,由東吳大學之文理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之數理系合并組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更名為江蘇師范學院。1982年,學校更名蘇州大學(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蘇州蠶桑專科學校(1995年)、蘇州絲綢工學院(1997年)和蘇州醫學院(2000年)等相繼并入蘇州大學。從民國時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國時代的開拓創新;從師范教育的文脈堅守,到綜合性大學的戰略轉型與回歸;從多校合并的跨越發展,到爭創一流的重塑輝煌,蘇州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學校現有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單位),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國際合作聯合研究中心,1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國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3個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個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24個省部級哲社重點研究基地,3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8個省部級公共服務平臺,12個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
3、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入選高校,工信部與陜西省共建高校,陜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陜西省國家“雙一流”培育高校。學校是我國水利水電、裝備制造行業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
學校堅持教學科研并重,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舉,科研實力與社會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建有1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1個省部級及以上科研基地,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科技部技術推廣中心1個,教育部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1個。近十年來,學校累計獲得科研經費34億元,其中縱向科研經費12億元,橫向科研經費22億元。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67項,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1項。獲批國家重點重大項目8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4項、重點項目26項、“杰青、優青”科學基金項目7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18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重大項目3項。科研成果先后獲省部級及以上科研獎勵261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陜西省科技、哲社一等獎23項。發表高質量論文9750余篇,擁有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935件,國際發明專利授權36件。轉讓許可知識產權1206件。學校深度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持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試點,堅持機制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開展校地校企協同創新,與省內外240余家單位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學校被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陜西省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