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社會工作專業大學有哪些,排名比較好的院校是哪幾所?
在新疆招生社會工作專業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1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開設了社會工作專業,排名最好的學校是石河子大學;而在省外,有27所高校面向新疆招生社會工作專業,排名最好的學校是四川大學。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數據,按錄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新疆招生社會工作專業排名較好的一本二本大學名單,包含公辦和民辦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錄取分數線。
新疆本省開設社會工作專業(文史類)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石河子大學(469分)、新疆師范大學(458分)、喀什大學(397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石河子大學 | 社會工作 | 本科一批 | 469 |
2 | 新疆師范大學 | 社會工作 | 本科一批 | 458 |
3 | 喀什大學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397 |
4 | 新疆理工學院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384 |
在新疆招生社會工作專業(文史類)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7所,排名前十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四川大學(550分)、華北電力大學(保定)(518分)、江西財經大學(508分)、浙江師范大學(507分)、青島科技大學(478分)、濟南大學(464分)、河北科技大學(458分)、中華女子學院(456分)、中國勞動關系學院(455分)、青島理工大學(453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四川大學 | 社會工作 | 本科一批 | 550 |
2 |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 社會工作 | 本科一批 | 518 |
3 | 江西財經大學 | 社會工作 | 本科一批 | 508 |
4 | 浙江師范大學 | 社會工作 | 本科一批 | 507 |
5 | 青島科技大學 | 社會工作 | 本科一批 | 478 |
6 | 濟南大學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464 |
7 | 河北科技大學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458 |
8 | 中華女子學院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456 |
9 |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455 |
10 | 青島理工大學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453 | ... |
18 | 蘭州財經大學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426 |
19 | 東莞理工學院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417 |
20 | 曲靖師范學院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417 |
21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413 |
22 | 內蒙古科技大學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410 |
23 | 湖南女子學院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410 |
24 | 哈爾濱學院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405 |
25 | 河西學院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399 |
26 | 廣州新華學院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369 |
27 | 三亞學院 | 社會工作 | 本科二批 | 35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僅列出了面向新疆招生社會工作專業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單可在新高考網AI志愿模擬填報助手查詢,以下為院校簡介,歡迎參考。
1、新疆師范大學
新疆師范大學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建設的師范院校,1978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其前身是烏魯木齊第一師范學校和新疆教師培訓部。新疆師范大學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國家第一批新設立的高校之一,沐浴著黨和國家改革開放的春風,四十多年來始終與改革開放同成長、共命運,走出了一條快速發展的路子。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學校秉承“博學篤行,為人師表”的校訓,始終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己任,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教師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現有在校大學生28060人,其中普通本專科生21695人(本科20608人,專科1087人)、研究生4187人(博士364人,碩士3823人)、留學生171人、協作計劃預科生2007人等。
2、中華女子學院
中華女子學院(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以下簡稱“學校”)是全國婦聯所屬、教育部批準備案的全國第一所公辦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學校,前身是1949年由蔡暢、鄧穎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輩創辦的新中國婦女職業學校。1995年,學校遷址并啟用現校名。1996年,學校開始舉辦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學校由成人高校轉制為普通高校。2019年,學校正式加掛“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牌子。2021年,學校正式獲批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著眼未來,學校將繼續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環境美校”的治校方略,秉承“崇德、至愛、博學、尚美”的校訓精神,深化綜合改革,厚植辦學特色,為新時代黨的婦女教育培訓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3、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直屬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總和教育部共建。學校前身是1939年3月成立的延安工人學校。1939年6月,延安工人學校和陜北公學、安吳堡青訓班、魯迅藝術學院合并組成華北聯合大學。1946年4月,從華北聯合大學分離建校的晉察冀邊區行政干部學校在張家口成立。1949年初,學校遷至天津,更名為華北職工干部學校。1949年9月,根據劉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干部學校。1984年,更名為中國工運學院,面向全國工會系統和社會開展成人學歷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12年,開展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華全國總工會教育部關于共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的意見》正式印發。2018年,開始在香港地區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獲批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社會工作、新聞與傳播、公共管理3個專業研究生招生、培養與學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華全國總工會印發《關于支持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建設特色一流大學的意見》,更加堅定了全校師生建設特色一流大學的信心,學校發展邁入新的歷史階段。2024年3月,獲準加入“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秉承“延安根、延河魂”共同精神源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應有力量。
學校大力發展科學研究和智庫建設,擁有全國工會學研究會、中國工人歷史與現狀研究會、中國工會·勞動關系論壇等多個學術研究平臺,大國工匠與勞動模范研究所、“一帶一路”與勞動關系研究所、發展戰略研究所等8個校屬研究機構和中國職工發展研究所等25個院(部)屬科研機構,形成了一支研究能力突出、社會影響力較大的研究團隊,在工人階級與工會理論、勞動關系、勞動法學、勞動經濟、職業安全衛生、勞動教育等方面的學術研究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學校積極推進新型智庫建設。勞動關系和工會研究院以“資政、啟民、崇勞、厚生”為使命,聚焦重大問題,服務國家戰略,通過編輯研究動態、撰寫咨詢報告、發布藍皮書等形式推出高質量研究成果,為中央和全總相關決策提供智力服務。勞動教育研究院聚焦研究中國特色勞動教育模式與體現時代特征的勞動教育體系構建,通過創辦《勞動教育評論》、編輯《勞動教育研究專報》、發布《中國勞動教育發展報告》、主辦勞動教育高端研討會和全國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峰會等形式,在勞動教育決策制定、政策咨詢、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面發揮智庫作用。
相關推薦:
遼寧鐵道機車車輛制造與維護專業大專院校排名及分數線(哪個學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