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海洋工程類專業大學有哪些,排名比較好的院校是哪幾所?
在湖北招生海洋工程類專業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所。在本省,只有武漢理工大學1所高校開設了海洋工程類專業;而在省外,有4所高校面向湖北省招生海洋工程類專業,排名最好的學校是西北工業大學。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數據,按錄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海洋工程類專業排名較好的一本二本大學名單,包含公辦和民辦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錄取分數線。
在湖北招生海洋工程類專業(理工類)的省內本科批院校只有武漢理工大學1所,最低錄取分數線為616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武漢理工大學 | 海洋工程類 | 本科批 | 616 |
在湖北招生海洋工程類專業(理工類)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西北工業大學(643分)、哈爾濱工程大學(617分)、江蘇科技大學(569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西北工業大學 | 海洋工程類 | 本科批 | 647 |
2 | 西北工業大學 | 海洋工程類 | 本科批 | 643 |
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海洋工程類 | 本科批 | 617 |
4 | 江蘇科技大學 | 海洋工程類 | 本科批 | 569 |
1、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學校辦學歷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辦學126年特別是近70年來,學校共培養了近70萬名高級專門人才,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中為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培養人才規模最大的學校,是我國“三大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學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7000余人,博士、碩士生23000余人,留學生900余人。
學校與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荷蘭等國家和地區的190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及科研合作等關系,聘請了200余名國外著名學者擔任學校戰略科學家、客座教授和名譽教授等。此外,成立了湖北省唯一一家中法合作辦學機構——武漢理工大學艾克斯馬賽學院,與國外著名高校及研究機構建立了18個高水平國際研究合作平臺。學校先后建立了材料復合新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環境友好建筑材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智能航運與海事安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12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舉辦全球首次“世界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導論壇”,圓滿承辦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柔道賽事,發起成立“一帶一路”理工類大學聯盟,學校與法國洛林大學共建的孔子學院被授予“先進孔子學院”稱號。
2、西北工業大學
學校辦學資源富集,學科特色鮮明。現有學生37000余名,教職工4100余人,占地面積310余萬平方米,設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國際教育學院、教育實驗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等25個學院和1個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擁有72個本科專業,3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3個學科入選國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地球科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臨床醫學、環境學/生態學和農業科學11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3個學科進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學科群為引領,3M(材料、機械、力學)學科群、3C(計算機、通信、控制)學科群、理科學科群、人文社科學科群和交叉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為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校深化全球拓展,國際聲譽穩步提升。學校先后與300余所海外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建立親密合作關系,世界大學排名TOP200的合作高校達到69所。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進入全球TOP151-200。2023年5月,首屆中國-中亞峰會期間,在中哈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下,學校與“阿里·法拉比”哈薩克國立大學簽署共建西北工業大學哈薩克斯坦分校協議,并納入外交成果清單;2023年10月,西北工業大學哈薩克斯坦分校在阿拉木圖市啟用,標志著中國第一所高水平大學在“一帶一路”首倡之地正式開始辦學。2014年,學校與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簽署最重要合作伙伴協議納入中比兩國元首見簽。學校不斷加大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引進,2016年,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正式獲批,成為我國西北地區第一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2021年,學校獲批與德國品牌應用科學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合作辦學項目。2023年,學校與莫斯科航空學院簽署合作辦學框架協議。學校擁有15個國家級國際合作平臺,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180余位海外國際大師被聘任為我校榮譽學銜,其中13位外國專家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獲獎人數位居全國高校前列,“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羅伯特?嘎什教授成功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專家”(全球僅40位)。學校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航天創新聯盟、“一帶一路”文化遺產國際合作聯盟、“一帶一路”智能物聯網國際合作聯盟和中澳工科大學聯盟等多邊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學校積極拓展與國際組織的合作,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合作成立航天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與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合作成立“一帶一路”工程教育培訓中心,與聯合國大學國際軟件技術研究所建立學生實習實踐機制。
3、哈爾濱工程大學
學校是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96年被確定為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2011年被確定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學校堅持“三海一核”(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核能應用)辦學方略,為我國船舶工業、核工業、國防現代化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已成為我國船海核領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學校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深入貫徹人才強國戰略,著力造就國際一流戰略科學家、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人才后備軍。學校現有教職工3027人,其中專任教師1955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1314人。教師隊伍中現有院士6人(含雙聘),“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3人,各類國家級人才149人次,各類省部級人才120人次;“龍江學者”支持計劃入選者24人。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個,黑龍江省領軍人才梯隊8個。學校教師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先進工作者”,1支團隊獲評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3支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