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智慧交通專業大學有哪些,排名比較好的院校是哪幾所?
在湖北招生智慧交通專業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所。在本省,只有湖北理工學院1所高校開設了智慧交通專業;而在省外,有3所高校面向湖北省招生智慧交通專業,排名最好的學校是西南交通大學。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數據,按錄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智慧交通專業排名較好的一本二本大學名單,包含公辦和民辦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錄取分數線。
在湖北招生智慧交通專業(文史類)的省內本科批院校只有湖北理工學院1所,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67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湖北理工學院 | 智慧交通 | 本科批 | 467 |
在湖北招生智慧交通專業(理工類)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西南交通大學(617分)、合肥工業大學(611分)、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530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西南交通大學 | 智慧交通 | 本科批 | 617 |
2 | 合肥工業大學 | 智慧交通 | 本科批 | 611 |
3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 智慧交通 | 本科批 | 530 |
1、湖北理工學院
湖北理工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學校,地處近代中國民族工業搖籃的湖北省黃石市。學校占地面積124.4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65.06萬平方米,背靠青龍山,環繞磁湖水,環境優美,景色如畫,被譽為最美的校園。
學校秉持OBE理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走在全省前列。近三年,學生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電子設計、機械創新設計等學科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項數量共1202項,其中國家級215項、省級987項;學生承擔省級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40余項。近五年,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平均90%以上,曾獲“湖北省就業工作先進高校”,2021年獲評教育部“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基地”。畢業生深受國有大中型企業、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的青睞,許多校友已成為所在企業、單位的骨干和高管,榮獲省級勞模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成為行業翹楚;有不少校友創辦的企業成功上市,成為行業領跑者。創新創業教育成果斐然,培育和孵化大學生創業公司200余家,創新創業基地被認定為人社部“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科技部“國家級眾創空間”、湖北省政府首批“省級雙創示范基地”、省教育廳首批“湖北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省人社廳首批“湖北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和“省級創業學院”、省科技廳“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省級3A眾創空間”、省經信廳“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學校是國家級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2、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011協同創新計劃”重點建設高校,設有研究生院。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城市——成都。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軌道交通學科群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已建立起世界軌道交通領域最完備的學科專業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和科研創新體系。現設有27個學院(中心)等二級辦學單位,擁有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工程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車輛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等10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交通運輸工程學科位居全國第一(A+)并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序列,土木工程學科位居全國A序列,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進入世界前50強(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和US NEWS學科排名)。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化學、社會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生態學、物理學、經濟學與商學等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工程學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
3、合肥工業大學
學校深懷“工業報國”之志,秉承“厚德、篤學、崇實、尚新”的校訓,以“培養德才兼備,能力卓越,自覺服務國家的骨干與領軍人才”為人才培養總目標,形成了“工程基礎厚、工作作風實、創業能力強”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培育踐行“愛國愛校、篤學問道、團結合作、盡己奉獻、追求一流”的校園文化,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千人一名領軍人才”的人才培養成效被新華社等多家媒體持續廣泛追蹤報道。學校已經成為國家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學校與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日本、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家和我國港澳臺地區的一百多所世界知名大學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每年與多所國(境)外知名大學實施各類人才聯合培養項目,開展合作辦學、跨文化交流與實踐及各類學術交流活動。學校現有來自各大洲四十多個國家的留學生在校學習。
相關推薦:
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大專院校排名及分數線(2024最新名單)
湖南網絡新聞與傳播專業大專院校排名及分數線(2025最新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