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網絡工程專業大學有哪些,排名比較好的院校是哪幾所?
在湖北招生網絡工程專業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2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開設了網絡工程專業,排名最好的學校是武漢科技大學;而在省外,有30所高校面向湖北省招生網絡工程專業,排名最好的學校是南京郵電大學。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數據,按錄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網絡工程專業排名較好的一本二本大學名單,包含公辦和民辦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錄取分數線。
湖北本省開設網絡工程專業(理工類)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武漢科技大學(572分)、黃岡師范學院(505分)、湖北理工學院(495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武漢科技大學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572 |
2 | 黃岡師范學院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505 |
3 | 湖北理工學院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495 |
4 | 漢江師范學院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484 |
在湖北招生網絡工程專業(理工類)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0所,排名前十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南京郵電大學(617分)、西南大學(614分)、長沙理工大學(595分)、寧夏大學(592分)、四川師范大學(575分)、沈陽航空航天大學(567分)、上海第二工業大學(558分)、福建師范大學(555分)、沈陽理工大學(542分)、安徽建筑大學(第02組)(535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南京郵電大學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617 |
2 | 西南大學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614 |
3 | 長沙理工大學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595 |
4 | 寧夏大學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592 |
5 | 寧夏大學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592 |
6 | 四川師范大學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575 |
7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567 |
8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567 |
9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558 |
10 | 福建師范大學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555 | ... |
21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497 |
22 | 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491 |
23 |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第01組)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488 |
24 | 周口師范學院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484 |
25 | 蘭州工業學院(第01組)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481 |
26 | 陜西理工大學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476 |
27 | 山西晉中理工學院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469 |
28 | 廣州軟件學院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463 |
29 | 桂林信息科技學院 | 網絡工程 | 本科批 | 428 |
30 | 南昌職業大學 | 網絡工程技術 | 本科批 | 42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僅列出了面向湖北省招生網絡工程專業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單可在新高考網AI志愿模擬填報助手查詢,以下為院校簡介,歡迎參考。
1、漢江師范學院
漢江師范學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學校文脈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間的鄖山書院,前身是創立于1904年的湖北鄖陽府師范學堂,歷經鄖陽師范學校、華中師范學院鄖陽分院、鄖陽師范??茖W校、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16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漢江師范學院,同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在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A上建立漢江師范學院。
學校現有十堰、丹江口兩個校區,校園占地總面積74.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0.26萬平方米,校園內樹木蔥蘢、碧草如茵、環境優雅、景色秀麗,曾榮獲全國部門造林綠化四百佳單位、全國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2、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農業農村部、重慶市共建的重點綜合大學,是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F任黨委書記張衛國教授、校長王進軍教授。
百余年來,篳路藍縷,玉汝于成,數代西南大學人以其弘毅堅韌、自強不息的奮斗鑄就了“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的大學精神,不斷豐富著“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校訓內涵。
3、寧夏大學
寧夏大學是教育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師資隊伍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5人、講座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9人,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2個,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24個,自治區引進創新團隊3個,自治區柔性引進科技創新團隊5個。5人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3人獲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1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3人享受“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14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入選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數理學部委員,14人入選教育部普通高校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4人入選自治區“塞上英才”工程,3人入選自治區“塞上名師”,3人入選自治區“塞上文化名家”人,3人入選自治區“塞上農業專家”,1人獲自治區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稱號,15人入選自治區“海外引才百人計劃”,15人入選自治區“國內引才312計劃”,12人入選國家級百千萬人才三層次,16人入選自治區“313人才工程”,23人入選自治區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培養工程,8人入選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領軍人才培養工程,38人入選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培養工程,74人入選自治區“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26人入選自治區“青年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人才”托舉工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