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大學有哪些,排名比較好的院校是哪幾所?
在湖北招生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0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開設了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排名最好的學校是武漢科技大學;而在省外,有7所高校面向湖北省招生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排名最好的學校是中國計量大學。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數據,按錄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排名較好的一本二本大學名單,包含公辦和民辦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錄取分數線。
湖北本省開設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理工類)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武漢科技大學(573分)、湖北中醫藥大學(516分)、武昌理工學院(445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武漢科技大學 | 衛生檢驗與檢疫 | 本科批 | 573 |
2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衛生檢驗與檢疫 | 本科批 | 520 |
3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衛生檢驗與檢疫 | 本科批 | 516 |
4 | 武昌理工學院 | 衛生檢驗與檢疫 | 本科批 | 445 |
在湖北招生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理工類)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中國計量大學(587分)、南華大學(553分)、山西醫科大學(533分)、臨沂大學(第04組)(505分)、甘肅中醫藥大學(第03組)(483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中國計量大學 | 衛生檢驗與檢疫 | 本科批 | 587 |
2 | 南華大學 | 衛生檢驗與檢疫 | 本科批 | 553 |
3 | 山西醫科大學 | 衛生檢驗與檢疫 | 本科批 | 533 |
4 | 臨沂大學(第04組) | 衛生檢驗與檢疫 | 本科批 | 505 |
5 | 甘肅中醫藥大學(第03組) | 衛生檢驗與檢疫 | 本科批 | 483 |
6 | 海南醫學院 | 衛生檢驗與檢疫 | 本科批 | 483 |
7 | 華北理工大學 | 衛生檢驗與檢疫 | 本科批 | 45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僅列出了面向湖北省招生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單可在新高考網AI志愿模擬填報助手查詢,以下為院校簡介,歡迎參考。
1、武昌理工學院
武昌理工學院創辦于1997年,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學為主體,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法學、醫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學校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學校位于“武漢?中國光谷”,占地82.8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4.4萬平方米,坐落在美麗的梅南山麓,被亞洲最大的城中湖湯遜湖三面環抱,歐式風格建筑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風景如畫,是全國十大美麗湖景校園之一。
學校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模式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
2、中國計量大學
中國計量大學是一所以計量、標準、質量、市場監管和檢驗檢疫為辦學特色的高等院校。學校前身是1978年由國家計量總局創建的杭州計量學校,1985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中國計量學院,2016年更名為中國計量大學,2019年成為浙江省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共建大學和浙江省重點建設大學。202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核,學校成功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23年成功獲批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學校設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1個。浙江省一流學科9個,ESI全球排名前1%學科4個。國家級一流專業18個,國家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全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9個;省級一流專業24個,省級優勢專業7個、省級特色專業12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5個。國家級一流課程14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等7門;浙江省一流課程145門,省級精品課程22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4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全國示范性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1個,省級聯合培養基地7個。
3、南華大學
南華大學由中南工學院與衡陽醫學院于2000年3月合并組建,2002年10月,核工業第六研究所并入。中南工學院的前身是1959年創辦的衡陽礦冶工程學院,衡陽醫學院的前身為創建于1958年的湖南省衡陽醫學院。學校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湖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建設高校。
學校臨床醫學、化學、工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等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核科學與技術入選“世界一流培育學科”。有國家核醫結合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核燃料循環技術與裝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核能與核安全國家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態環境部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等平臺9個;擁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社科研究基地等84個。學校先后承擔“863”計劃項目、“97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聯合基金重點項目/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外國資深學者研究基金項目、國防基礎研究計劃、核能開發專項等科研項目3500余項;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1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00余項、省部級優秀社科成果獎20余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