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環境生態工程專業大學有哪些,排名比較好的院校是哪幾所?
在湖北招生環境生態工程專業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9所,排名最好的學校是河海大學。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數據,按錄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環境生態工程專業排名較好的一本二本大學名單,包含公辦和民辦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錄取分數線。
在湖北招生環境生態工程專業(理工類)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所,排名前五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河海大學(第06組)(611分)、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603分)、廣東工業大學(593分)、青海大學(585分)、內蒙古大學(581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河海大學(第06組) | 環境生態工程 | 本科批 | 611 |
2 |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 | 環境生態工程 | 本科批 | 603 |
3 | 廣東工業大學 | 環境生態工程 | 本科批 | 593 |
4 | 青海大學 | 環境生態工程 | 本科批 | 585 |
5 | 內蒙古大學 | 環境生態工程 | 本科批 | 581 |
6 | 河南農業大學 | 環境生態工程 | 本科批 | 547 |
7 | 西安文理學院(第03組) | 環境生態工程 | 本科批 | 509 |
8 | 西南林業大學(第09組) | 環境生態工程 | 本科批 | 505 |
9 | 紅河學院(第05組) | 環境生態工程 | 本科批 | 475 |
1、河海大學
河海大學是一所擁有109年辦學歷史,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實施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雙一流”建設以及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來,學校在治水興邦的奮斗歷程中發展壯大,被譽為“水利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搖籃和水利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學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設有西康路校區、江寧校區和常州校區。
學校大力推進教育對外開放,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是國家首批授權可授予外國留學生博士、碩士、學士學位的高校,已為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數千名各類人才,與40多個國家(地區)的128所大學、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近年來,學校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服務“走出去”戰略,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我國海外工程企業提供科技支持和人才支撐。
2、廣東工業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教結合、多科性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1958年開辦本科教育,1995年由原廣東工學院、廣東機械學院和華南建設學院(東院)合并組建而成。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位列大陸高校第35—49位,2023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位列全球第301—400名。
學校立足灣區、面向全球,不斷深化對外開放辦學。先后與國(境)外170多所知名大學和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為學校人才培養國際化、師資隊伍國際化和科研工作國際化創造條件、提供平臺。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中巴人工智能卓越中心建設,成立金磚國家研究中心及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等研究平臺,舉辦新興經濟體論壇等品牌智庫研討活動。鏈接全球頂級資源,與諾貝爾獎得主共建智能材料與綠色電化學聯合實驗室。牽頭發起粵港澳高校碳中和與綠色發展聯盟,講好廣東“雙碳”故事,傳播全球生態治理的廣工聲音。現有國家外專局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1個,開辦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動畫專業1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國際班5個。依托學校優勢特色學科,秉承文化育人理念,致力于培養知華友華的國際學生。
3、紅河學院
紅河學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誕生,開放中成長,創新中發展的“省州共建共管,以省為主”的全日制公辦本科院校,前身是創建于1978年的蒙自師范專科學校,2003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由蒙自師范高等??茖W校和云南廣播電視大學紅河分校合并組建成紅河學院,學校位于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市,是紅河州唯一的本科高等院校。
教育對外開放 學校以“國門大學”新理念為牽引,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打造沿邊地區高等教育新高地,“國門大學”建設成功寫入云南省和紅河州“十四五”規劃。目前,學校建設有斯里蘭卡科倫坡大學孔子學院、斯里蘭卡蘭比尼孔子課堂、孟加拉國山度.瑪麗亞姆-紅河孔子課堂共3個國際中文教育項目;獲批“2021年亞洲合作資金項目”1項,面向GMS五國語種實現專業全覆蓋;“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國門大學’東南亞語種人才培養體系改革實踐項目”榮獲第八屆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越南語專業入選第三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與越南太原大學合作開展境外辦學項目,開創了云南高校境外本科辦學的先河,學校順利通過留學生教學管理第三方評估。2016-2024年,累計招收留學生達到1199人;搭建了紅河流域大學校長論壇、中越紅河流域社會發展論壇、中越文體交流三個中越合作交流平臺,促進中越文化交流,推動文明互鑒;高質量承辦斯里蘭卡、越南現代農業技術人才培訓班,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人才培養。
相關推薦:
廣東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大學排名及分數線(2025最新名單)
黑龍江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大學排名及分數線(2025最新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