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輪機工程技術專業專科批大學有哪些,排名比較好的院校是哪幾所?
在四川招生輪機工程技術專業批的專科高校一共有5所,排名最好的學校是重慶交通職業學院。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數據,按錄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輪機工程技術專業排名較好的專科批大學名單,包含公辦和民辦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錄取分數線。
在四川招生輪機工程技術專業(理工類)的省外專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重慶交通職業學院(413分)、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347分)、延安職業技術學院(328分)、山東理工職業學院(233分)、共青科技職業學院(194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 | 輪機工程技術 | 專科批 | 413 |
2 | 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 | 輪機工程技術 | 專科批 | 347 |
3 |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 | 輪機工程技術 | 專科批 | 328 |
4 | 山東理工職業學院 | 輪機工程技術 | 專科批 | 233 |
5 |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 | 輪機工程技術 | 專科批 | 194 |
1、重慶交通職業學院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是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教育部代碼:14267)。學校坐落于西部(重慶)科學城雙福,占地896.5畝。全日制在校生16733人。
學校現有具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7人、長江學者1人、三級教授6人、AHK中德雙元制培訓師138人、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重慶市勞動模范1人、巴渝學者1人,最美巴渝工匠1人、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3人、重慶市最美教師3人,全國優秀輔導員3人。實訓教師來自于大型企業及校辦企業,擁有高級工程師、工程師與高級技師等職稱。為進一步提高師資水平,2014年學校從北大、清華、浙大、上海交大、同濟、人大、復旦、哈工大、中政大、北外、北體等"985"、"211”高校或專業領域全國著名高校引進百余名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優秀人才,充實教師隊伍。
2、山東理工職業學院
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始建于1950年,是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的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占地1022畝,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9.3億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2億元,校內實驗和實訓室255個,校外實訓基地385個,圖書館藏書188萬冊。學院現有教職工1021人,專任教師883人,副高級及以上311人,博士28人、碩士537人。還有494名企業工程師、技師擔任兼職教師。設有機電工程學院(智能制造學院)、汽車工程學院(軌道交通學院)、能源與材料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金融會計學院、商學院、航空學院(應急安全管理學院)、航海學院、文化旅游與藝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中醫康養康育學院、知識產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校)(團校)、公共課教學部等15個二級學院和教學院部。學院開設對接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13個專業集群,71個專業。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建有澳大利亞分校和泰國分校。
學院現為山東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工程立項單位、山東省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教學改革綜合示范校、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樣板校、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國家級眾創空間、全國職工教育培訓基地、教育部中德諾浩汽車人才師資培訓基地、科技部三維CAD技術教育培訓基地、工信部計算機緊缺人才培訓基地、全國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培訓基地、中國職業教育對外合作聯盟副主席單位、全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全國職業教育社會培訓合作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山東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創建單位、山東省校企合作一體化辦學示范院校、山東省“3+2”專本貫通分段培養試點高校、山東省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山東省船員培訓基地、山東省創業創新學院、山東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單位、山東省高職高專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承研究會副理事長單位、山東省產教融合示范單位、“天工園”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基地、山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培訓試點高校。學院先后榮獲山東省文明校園、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山東省優秀基層黨組織、中國光伏農業高校創新獎、山東最佳社會聲譽高校、山東省文化創意集市和創意空間試點校、全國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全國高職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50強、中國職業教育百強、教育部全國職業院校“一校一品”等榮譽。
3、共青科技職業學院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是2012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成立的非營利性普通民辦高等職業院校。學校位于全國聞名的“青年創業之城”“鄱陽湖畔的明珠、京九線上的名城”共青城市。
學校堅持走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道路,聯合企業設立了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研究中心等14個技術研發平臺;打造了集“教學實訓、技能培訓、技能鑒定、技術服務、技能競賽、創新創業”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實訓基地,建有校內實驗實訓場所173個,與省內外企業共建共享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93個。
貴州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專業大學排名及分數線(2025最新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