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工智能專業大學有哪些,排名比較好的院校是哪幾所?
在湖北招生人工智能專業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08所。在本省,有24所高校開設了人工智能專業,排名最好的學校是華中科技大學;而在省外,有89所高校面向湖北省招生人工智能專業,排名最好的學校是西安交通大學。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數據,按錄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北省招生人工智能專業排名較好的一本二本大學名單,包含公辦和民辦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錄取分數線。
湖北本省開設人工智能專業(理工類)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4所,排名前十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華中科技大學(670分)、華中師范大學(618分)、湖北大學(585分)、武漢工程大學(第04組)(561分)、武漢紡織大學(553分)、江漢大學(543分)、武漢輕工大學(547分)、長江大學(第04組)(545分)、湖北經濟學院(第08組)(533分)、湖北第二師范學院(525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華中科技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670 |
2 | 華中科技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670 |
3 | 華中師范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618 |
4 | 湖北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585 |
5 | 武漢工程大學(第04組)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574 |
6 | 武漢工程大學(第04組)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568 |
7 | 武漢工程大學(第04組)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561 |
8 | 武漢紡織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553 |
9 | 江漢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552 |
10 | 武漢輕工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547 | ... |
15 | 湖北師范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525 |
16 | 武漢商學院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520 |
17 | 湖北理工學院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510 |
18 | 黃岡師范學院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510 |
19 | 湖北科技學院(第08組)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496 |
20 | 湖北工程學院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492 |
21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491 |
22 | 武漢工商學院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442 |
23 |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436 |
24 | 湖北恩施學院(第06組)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430 |
在湖北招生人工智能專業(理工類)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89所,排名前十的大學(含錄取分數線)名單:西安交通大學(666分)、北京師范大學(第06組)(645分)、北京郵電大學(641分)、大連理工大學(639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05組)(637分)、吉林大學(635分)、東北大學(634分)、蘇州大學(633分)、北京科技大學(631分)、西南交通大學(627分)。
排名 | 學校名稱 | 招生專業 | 批次 | 分數線 |
---|---|---|---|---|
1 | 西安交通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666 |
2 | 北京師范大學(第06組)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645 |
3 | 北京郵電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641 |
4 | 大連理工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640 |
5 | 大連理工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639 |
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05組)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637 |
7 | 吉林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635 |
8 | 東北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634 |
9 | 蘇州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633 |
10 | 北京科技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631 | ... |
80 | 商洛學院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480 |
81 | 新疆工程學院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476 |
82 | 吉林外國語大學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464 |
83 | 煙臺南山學院(第03組)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451 |
84 | 麗江文化旅游學院(第03組)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450 |
85 | 無錫太湖學院(第02組)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450 |
86 | 南昌職業大學 | 人工智能工程技術 | 本科批 | 441 |
87 | 皖江工學院(第05組)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440 |
88 | 天津仁愛學院(第02組)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436 |
89 | 長春財經學院(第02組) | 人工智能 | 本科批 | 428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僅列出了面向湖北省招生人工智能專業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單可在新高考網AI志愿模擬填報助手查詢,以下為院校簡介,歡迎參考。
1、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由原華中理工大學、同濟醫科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985工程”建設高校之一,是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校園占地7000余畝,園內樹木蔥蘢,碧草如茵,環境優雅,景色秀麗,綠化覆蓋率72%,被譽為“森林式大學”。學校教學科研支撐體系完備,各項公共服務設施齊全。
2、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2011協同創新計劃”重點建設高校,設有研究生院。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城市——成都。
學校辦學特色鮮明,軌道交通學科群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已建立起世界軌道交通領域最完備的學科專業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和科研創新體系。現設有27個學院(中心)等二級辦學單位,擁有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工程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車輛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等10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交通運輸工程學科位居全國第一(A+)并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序列,土木工程學科位居全國A序列,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進入世界前50強(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和US NEWS學科排名)。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化學、社會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生態學、物理學、經濟學與商學等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工程學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
3、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中文簡稱“北師港浸大”,英文簡稱“UIC”)成立于2005年,是首家中國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創辦的大學,也是內地第一所創新的博雅型大學,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珠海市。秉承博雅教育辦學理念,北師港浸大致力于為內地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開辟一條新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專業知識與綜合素質雙修、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兼具的新時代學子。 1 第一家內地和香港合辦高校 1 內地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學 83.4% 2023屆落實去向的畢業生中,選擇出國/出境升學的占83.4% 84.9% 2023屆境外升學畢業生中,全球百強名校輸送率達84.9% 30 師資來自約30個國家和地區 90% 學系專業教師近90%擁有博士學位 100% 講師及以上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學或工作經歷 Top 100 中國大學高端人才榜百強 優質學術 建一流博雅大學 北師港浸大倡導的博雅教育,其特點是以學生為本,師生互動多,講求文理兼修、以通馭專,全方位關注學生身心成長,培養“博文雅志、真知篤行”的人才。北師港浸大實施英文教學,學術標準接軌國際,設立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貫通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學校被納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學科建設高校),獲批設立數學和統計學兩個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并成立以兩院院士為核心的高等研究院。目前,北師港浸大已有2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統計學)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專業(應用經濟學)入選廣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有4個學科(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傳播學)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學科;有9門課程入選廣東省一流本科課程。 多元交匯 促學生全面發展 北師港浸大面向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港澳臺地區招生,同時招收外國學生。學校設有工商管理、人文社科、理工科技和文化與創意學院,以及通識教育學院和研究生院,設立13個系,在約30個本科專業(方向)招生,并開設研究型和授課型研究生專業,在校生逾9000人。本科畢業生獲頒北師港浸大畢業證書和香港浸會大學學士學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獲頒香港浸會大學學位。近年來,本科畢業生逾八成選擇深造,選擇深造的畢業生逾八成進入全球前百強大學。大多數深造畢業生學成歸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和國家發展。就業的畢業生備受世界500強企業、政府機構等企事業單位的認可,創業的畢業生中有人入選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等,也有人在公益路上發光發熱。 海納名師 教研相長 北師港浸大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引進優秀人才,不斷升級師資和科研隊伍,躋身中國大學高端人才榜百強。目前的教師團隊來自約30個國家和地區,學系專業教師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學或工作經歷,近90%擁有博士學位。教師很多來自包括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等在內的世界名校,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術資源和先進的教學方法。北師港浸大大力促進產學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轉化,推動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憑借廣東省數據科學與技術交叉應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人工智能與多模態數據處理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推動前瞻性科學研究。學校連年獲得廣東省“創新強校工程”經費支持,教職員承擔國家、省、市等各級教研課題。 國際視野 家國情懷 北師港浸大是一所立足于中國土地的國際化大學,來自世界各地的師生們聚在一起,不同的文化在這里碰撞、交融。學校時常迎來國內外學者前來演講、交流學術。目前北師港浸大與全球6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學生游學、交換、體驗外國文化和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機會。北師港浸大十分注重傳承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熟悉國情國學,培養家國情懷。汲取“禮、樂、射、御、書、數”古代六藝的精髓,學校開設古琴、雅樂、中華射道等相關課程。作為課程的延伸,學生社團也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里展現勃勃生機。 擁抱灣區 區位優勢 北師港浸大所在的珠海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毗鄰港澳,以港珠澳大橋相連,交通便捷;生態環境優美,連年被評為中國最宜居城市。珠海還是近代中西文化交匯最早的地區之一,藏有珍貴的歷史和文化資源。北師港浸大積極整合大學資源,在環境保護、養老服務、文化創意、體育規劃、人工智能等領域服務社會,有多位教授在不同機構中擔任專家顧問以建言獻策,為珠海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相關推薦:
青海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大專院校排名及分數線(2025最新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