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藥類大學有哪些?排名怎么樣?
上海醫藥類大學一共5所,其中上海最好的醫藥類大學排名依次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排名第1)、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排名第2)、海軍軍醫大學(排名第3)、上海中醫藥大學(排名第4)、上海健康醫學院(排名第5)。
以下為新高考網志愿模擬填報平臺將這些院校在本省(上海市)的最低錄取分進行排序,得出的上海醫藥類大學排行榜,供2025年考生參考!
上海醫藥類一本二本院校排名榜一覽表(附2024綜合類錄取分數線)
排名 | 學校名稱 | 類型 | 2024最低分 | 級別 | 性質 | 辦學層次 |
---|---|---|---|---|---|---|
1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 醫藥 | 580 | 本科 | 公辦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 |
2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 醫藥 | 580 | 本科 | 公辦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 |
3 | 海軍軍醫大學 | 醫藥 | 562 | 本科 | 公辦 | 211,雙一流,國重點,研究生院 |
4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醫藥 | 557 | 本科 | 公辦 | 雙一流,省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計劃 |
5 | 上海健康醫學院 | 醫藥 | 512 | 本科 | 公辦 | 省屬 |
上海醫藥類大學簡介:
1.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位于創新求索、文化薈萃、包容并蓄的黃浦腹地,紅墻映日、梧桐環繞。其前身是由圣約翰大學醫學院(1896-1952)、震旦大學醫學院(1911-1952)、同德醫學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1997年學校通過了“211工程”立項。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點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進入“985”高校行列。2010年11月,學院成為衛生部與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個重點高校中的一員。
七軼弦歌、醫路芳華。歷經百余年的春華秋實和七十余載的風雨征程,醫學院以“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為辦學使命,秉持“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的院訓及“海納百川、求真務實、守正創新、精誠奉獻”的學院精神,始終以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真知、踐醫學之神圣為己任,與時代齊奮進、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同呼吸,在醫療衛生事業的壯美畫卷中留下了諸多濃墨重彩的筆觸,為社會輸送了7萬余名醫學人才。學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享有較高國際聲譽,師資力量雄厚,優勢特色明顯,學術成績卓著,集醫、教、研以及社會服務全面發展的研究型、創新型院校。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在多項學科綜合排名中均位列全國醫學院校首位。
2.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設有本科專業10個:臨床醫學(八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臨床醫學(六年制)、口腔醫學、基礎醫學、法醫學、預防醫學、公共事業管理、藥學、護理學。現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9個(醫學門類6個,非醫學門類3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點3個,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公共管理(醫)、護理學。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現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護理學6個一級學科,口腔醫學一級學科也正在籌建中。其中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中西醫結合4個學科入選為首輪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3個學科入選上海高峰學科建設計劃。有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醫學神經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醫學分子病毒學、代謝分子醫學、智能化遞藥、公共衛生安全、癌變與侵襲原理;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1個:腦科學;國家衛健委(衛生部)重點實驗室9個:糖復合物、抗生素臨床藥理、手功能重建、衛生技術評估、醫學分子病毒學、聽覺醫學、近視眼、病毒性心臟病、新生兒疾病,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4個:周圍神經顯微外科、醫學圖像處理與計算機輔助技術、器官移植、女性生殖內分泌相關疾病、腎臟疾病與血液凈化、視覺損害與重建、乳腺腫瘤、出生缺陷防治、老年醫學臨床、醫學表觀遺傳學、肺部炎癥與損傷、腦功能重塑及神經再生、傳染病與生物安全應急響應、放射腫瘤學。
3.海軍軍醫大學
海軍軍醫大學地處上海,創建于1949年,時稱華東軍區人民醫學院,1951年定名為第二軍醫大學。2015年由原總后勤部轉隸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2017年轉隸海軍,組建海軍軍醫大學,對外可稱第二軍醫大學。
學校是一所培養衛生事業專門人才的全國重點醫科大學。近70年來,學校始終秉承“求實、創新、嚴謹、獻身”的校訓,逐步形成了以“博雅、仁愛、篤行”為精神內核的“紅十字方隊文化”,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為學校建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校先后參加了抗美援朝、援柬援越、邊境自衛反擊戰等重大軍事任務,出色完成了抗洪搶險、抗擊非典、抗震救災、抗擊埃博拉、亞丁灣護航、極地科考、和諧使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建校以來,涌現出“模范醫學專家”吳孟超、“模范軍醫”呂士才、“模范女醫務工作者”李蘭丁、“甘為人梯的一代名師”孔憲濤、“時代需要的真正科學家”陳宜張、“紅十字方隊”醫療服務博士團、“南京路上愛民天使”長征醫院血透中心等一大批時代典型,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