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新南京工業大學學科評估第五輪評估結果還未正式公布,以下是教育部公示的全國南京工業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一起來看看南京工業大學都有哪些優勢學科,等級如何?
南京工業大學一共上榜16個學科,其中1個A級學科、2個B+級學科、3個B級學科、4個C+級學科、4個C級學科、2個C-級學科。
序號 | 院校名稱 | 學科名稱 | 評估結果 |
---|---|---|---|
1 | 南京工業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A |
2 | 南京工業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B+ |
3 | 南京工業大學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B+ |
4 | 南京工業大學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B |
5 | 南京工業大學 | 土木工程 | B |
6 | 南京工業大學 | 輕工技術與工程 | B |
7 | 南京工業大學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C+ |
8 | 南京工業大學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C+ |
9 | 南京工業大學 | 城鄉規劃學 | C+ |
10 | 南京工業大學 | 藥學 | C+ |
11 | 南京工業大學 | 化學 | C |
12 | 南京工業大學 | 建筑學 | C |
13 | 南京工業大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C |
14 | 南京工業大學 | 工商管理 | C |
15 | 南京工業大學 | 機械工程 | C- |
16 | 南京工業大學 | 軟件工程 | C- |
數據來源于新高考網:http://www.guanggunyy8.com/zhiyuan/ |
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被評為南京工業大學綜合實力最強的專業學科,為A級學科,排名該校第一。(南京工業大學有哪些專業(專業目錄一覽表))
南京工業大學辦學歷史可溯源于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學與原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合并組建,是首批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江蘇省綜合改革試點高校、江蘇省人才強校試點高校、國家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江蘇省落實“科技創新改革30條”試點高校。學校秉承“明德、厚學、沉毅、篤行”的校訓,以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創業型大學為發展目標,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形成了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鮮明特色。
學校設有11個學部,28個學院,各類學生3.8萬余人。擁有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江蘇省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1個,江蘇高校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2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一期項目4項、二期項目6項、三期項目6項,“十三五”江蘇省重點學科2個,“十四五”江蘇省重點學科8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9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1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29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2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18個,本科專業101個,跨工、理、管、經、文、法、醫、藝、教9個學科門類。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獲得A等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獲得B+等級,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位列全省第一。學校在2021年9月ESI綜合排名進入全球前1‰,2022年3月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55位,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學、材料科學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57位;2022年3月,自然指數排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38位;上海軟科2021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54位。
學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獲中共中央表彰的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1個,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樣板支部”數與培育創建數位居省屬高校第一,涌現出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等先進典型。學校加強“新工科”建設,23個工科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或住建部專業評估,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學校注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建設書院制“2011學院”,與中科院相關院所共建“英才班”。“十一五”以來,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4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17項。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7個、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9門、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全國教材建設獎全國優秀教材(高等教育類)1項、國家級精品教材1部、“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8部、首批江蘇省研究生優秀教材2部、江蘇省課程思政示范專業2個、江蘇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7個、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項目5個、江蘇省品牌專業8個、江蘇省特色專業10個、江蘇省重點專業類12個(涵蓋30個專業)、江蘇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軟件類)試點專業2個、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8個、江蘇省課程思政建設示范課程4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41門、江蘇省本科優秀培育教材7部、省級重點立項建設教材68部。2006年學校獲得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等級,2016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7年獲批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多年來學校已經培養出20多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干部、30多位兩院院士、100多位央企和上市公司領導,為社會輸送了大批高質量人才。
相關推薦: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專業最好的大學排名(2025年最新院校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