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是985還是211?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不是985大學,也不是211大學。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位于北京市海淀區,是一所政法類公辦本科院校,軟科2024年全國排名第412位,僅次于西藏民族大學,北京市內排名第46位,僅次于首都體育學院。
注:北京市一共有11所985大學,分別是:清華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北京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30所211大學,分別是:清華大學、清華大學醫學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北京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北京郵電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全國總工會 |
創建時間 | 1949年 | 博士點數量 | - |
碩士點數量 | 3 | 學校類型 | 政法類 |
所在城市 | 北京 海淀區 | 辦學層次 | - |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直屬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總和教育部共建。學校前身是1939年3月成立的延安工人學校。1939年6月,延安工人學校和陜北公學、安吳堡青訓班、魯迅藝術學院合并組成華北聯合大學。1946年4月,從華北聯合大學分離建校的晉察冀邊區行政干部學校在張家口成立。1949年初,學校遷至天津,更名為華北職工干部學校。1949年9月,根據劉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干部學校。1984年,更名為中國工運學院,面向全國工會系統和社會開展成人學歷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2012年,開展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華全國總工會教育部關于共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的意見》正式印發。2018年,開始在香港地區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獲批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社會工作、新聞與傳播、公共管理3個專業研究生招生、培養與學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華全國總工會印發《關于支持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建設特色一流大學的意見》,更加堅定了全校師生建設特色一流大學的信心,學校發展邁入新的歷史階段。2024年3月,獲準加入“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秉承“延安根、延河魂”共同精神源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應有力量。
學校以建設勞動和工會領域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校為目標,培育和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專家學者。全校共有教職工597人,其中專任教師383人。專任教師中,在聘教授43人,在聘副教授112人,博士研究生學歷教師占比57.96%。學校教師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4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基金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0人,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名師6人,北京市優秀教師5人,北京市青年教學名師3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計劃入選者18人,全國三八紅旗手4人。
新高考網志愿填報平臺根據軟科大學排行榜數據看,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全國排名第412位,在校友會排行榜中排名第364位,在武書連排行榜中排名第588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