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工業學院是985還是211?
黑龍江工業學院不是985大學,也不是211大學。
黑龍江工業學院位于黑龍江省雞西市,是一所綜合類公辦本科院校,軟科2024年全國排名第573位,僅次于滇西科技師范學院,黑龍江省內排名第25位,僅次于齊齊哈爾醫學院。
注:黑龍江省一共有1所985大學,分別是:哈爾濱工業大學;4所211大學,分別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
黑龍江工業學院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省政府 |
創建時間 | 1984年 | 博士點數量 | - |
碩士點數量 | - | 學校類型 | 綜合類 |
所在城市 | 黑龍江 雞西市 | 辦學層次 | - |
黑龍江工業學院是教育部批準成立的省屬綜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1984年建校的雞西大學,1988年雞西市經委職工大學、雞西廣播電視大學并入;1999年雞西市師范學校并入。2013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普通本科學校并更名為黑龍江工業學院。2021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開啟一流應用技術大學建設新征程。
工學領航,桃李芬芳。學校面向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0400人;現有10個學院,開設29個本科專業(工學15個、文學4個、管理學3個、教育學2個、藝術學2個、法學2個、經濟學1個),采礦工程和財務管理獲批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現有教職工649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人員477人,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和教學團隊3個,由二級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教學名師和百名教授領銜的“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實現“經師”和“人師”的統一。2022年獲評2個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個二等獎。學校秉承“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人才培養理念,踐行“修德修能、成人成事”校訓精神,按照“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高素質”的教育理念,緊密對接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專業認證,堅持新發展思路,構建了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了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校企聯合共建了省級石墨現代產業學院和無人機學院等產業學院,實現了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深度融合,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培養輸送了5萬余名“能就業、敢創業、可創新”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榮獲全國就業工作先進集體。設在校內的“校政企”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聯合體、創業園、創新基地、技能培訓基地,以及校外創業孵化基地,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天地。近年來,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工商銀行杯”金融創意大賽全國直通就業獎勵、“四煤城”高校各類大賽捷報頻傳、師生300余項“雙創”成果,助力雞西創新型城市建設。 服務地方,融合發展。學校與域內多個企業和研發機構深度融合、協同育人,年均開展社會培訓1萬余人次。建有等離子體生物質材料研發與檢測、大功率電牽引采煤機2個重點實驗室,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龍江礦山破碎機等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構建新時代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研究》《中國俄羅斯僑民的中華傳統文化認同研究》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牽頭制定了《220KV及以下交流輸電線路電容補償融冰技術規范》《放電等離子體引發聚合制備打印機碳粉的方法》2項省級標準。“十四五”以來,承擔各級各類教科研項目293余項;獲各級各類獎項45余項;發表論文625余篇,其中被SCI、EI、EI會議、CSSCI、CPCI、CSCD等收錄150篇;出版專編著教材等58部;申請專利、軟件著作權376余項。連續四年獲得中國知識產權遠程教育平臺優秀分站稱號。放電等離子體石墨提純協同創新科研基地建設項目獲省專項資金400萬元。“基于AFS的農機田間作業激光定位輔助系統創新團隊”成功入選2023年度雞西“金雞行動”人才支持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團隊,獲批項目資金80萬元。與龍煤集團等40余家域內企業聯合開展技術攻關。舉辦了兩屆“服務龍江煤企轉型發展”高端論壇,大巷軟巖治理技術取得重大創新成果,石墨新材料、生物質秸稈液化、智慧農業等領域10余項校企合作成果實現轉化。成立了學校科學技術協會,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正在建設的石墨現代產業園區,將成為引企入校產教深度融合示范區、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治理示范區、引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示范區。
新高考網志愿填報平臺根據軟科大學排行榜數據看,黑龍江工業學院全國排名第573位,在校友會排行榜中排名第493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