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范大學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嗎?
不是,西北師范大學不是雙一流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優勢學科專業為:教育技術學、教育學、英語、歷史學、思想政治教育、漢語言文學、翻譯、特殊教育、廣播電視編導、繪畫。
附:甘肅省雙一流大學名單(共1所)
甘肅省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共有1所,分別是:蘭州大學。
省內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層次 | 國內排名(校友會) |
---|---|---|---|---|
1 | 蘭州大學 | 蘭州市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計劃 | 33 |
西北師范大學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省政府 |
創建時間 | 1902年 | 博士點數量 | 11 |
碩士點數量 | 28 | 學校類型 | 綜合類 |
所在城市 | 蘭州市 | 辦學層次 | 省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辦學歷史】西北師范大學為甘肅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重點大學。其前身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發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師范館,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3年改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立北平師范大學與同時西遷的國立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共同組成西北聯合大學,國立北平師范大學整體改組為西北聯合大學下設的教育學院,后改為師范學院。1939年西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獨立設置,改稱國立西北師范學院,1941年遷往蘭州。抗日戰爭勝利后,國立西北師范學院繼續在蘭州辦學,同時恢復北平師范大學(現北京師范大學)。1958年前學校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6所重點高師院校之一,1958年劃歸甘肅省領導,改稱甘肅師范大學。1981年復名為西北師范學院。1988年定名為西北師范大學。2020年被列為甘肅省人民政府支持進入國家一流大學建設行列的省屬高校。
【機構設置】1985年,教育部依托學校設立了教育部直屬的、高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數民族師資培訓中心”,與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兩位一體的管理體制。1987年,國務院在學校建立了“藏族師資培訓中心”。2012年,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依托學校設立了“西北師范大學華文教育基地”。2020年,獲批“國家教師發展協同創新實驗基地”和“教育部師德師風建設基地”。2021年,獲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學校現設26個二級學院(65個系、3個教學部),3個孔子學院。現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研究院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研究中心7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其他部級研究中心3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5個,甘肅省基礎學科研究中心1個,甘肅省基礎研究創新群體9個,甘肅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甘肅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9個,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研究基地1個,甘肅省兩長國家文化公園研究中心1個,甘肅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甘肅省聯合實驗室3個,甘肅省高校產業研究院1個,甘肅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7個,甘肅省高校新型智庫5個,甘肅省協同創新中心3個,其他各類省級研究平臺21個。
【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2637人,其中正高級職稱人員360人,副高級職稱人員844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1060人,具有碩士學位人員1011人。有專任教師1765人,其中教授(研究員)335人,副教授(副研究員)687人。有博士生導師227人(其中校外兼職導師33人),碩士生導師2201人(其中校外兼職導師105人,校外實踐導師971人)。國家級及部委人才項目入選131人次,省級人才項目入選486人次。學校聘請了300余位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為特聘或兼職教授。李蒸、黎錦熙、袁敦禮、董守義、李建勛、胡國鈺、呂斯百、孔憲武、常書鴻、陳涌、黃胄、彭鐸、郭晉稀、李秉德、金寶祥、金少英、南國農等著名教授先后在學校任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