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能源學院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嗎?
不是,銀川能源學院不是雙一流大學。銀川能源學院優勢學科專業為: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能源經濟、食品質量與安全、能源與動力工程、數字媒體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能源化學工程。
附:寧夏雙一流大學名單(共1所)
寧夏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共有1所,分別是:寧夏大學。
省內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層次 | 國內排名(校友會) |
---|---|---|---|---|
1 | 寧夏大學 | 銀川市 | 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169 |
銀川能源學院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自治區教育廳 |
創建時間 | 1999年 | 博士點數量 | - |
碩士點數量 | - | 學校類型 | 理工類 |
所在城市 | 銀川市 | 辦學層次 | - |
銀川能源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由寧夏寶塔石化集團有限公司 1999 年投資舉辦,定名為“銀川大學”。2004 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準設校,定名為“銀川科技職業學院”。2012 年,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為“銀川能源學院”。2016 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2019 年,變更為四川希望教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學校。學校現有王太校區、濱河校區兩個校區,以及閩寧培訓中心和鶴泉湖實訓中心,校園占地面積 91.68 萬平方米,校舍總建筑面積42.25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近1.5萬人,教職工940多人。學校環境優美,風景秀麗。辦學實力雄厚,教學設備先進,生活設施配套齊全。校園安全管理,熱情關愛,讓家長放心,學生舒心。
學校師資隊伍強,社會認可度高。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和碩、博士學位的教師占絕大多數,“雙師型”教師 ,自治區(市)級教學名師、青年拔尖人才、銀川市高精尖缺人才、青年科技托舉人才、優秀教師、教書育人楷模等一應俱全。獲批自治區級教學研究團隊 6 個,校級教學科研團隊 32 個。現有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電力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土木建筑學院、商學院、信息傳媒學院、、幼師學院、外國語學院、文法學院、 基礎課教學部、國際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護理學院等13個二級學院(部),開設本科專業 29 個,涵蓋工學、管理學等 8 個學科門類。現有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學科 1 個、重點學科 1 個、優勢特色專業 1 個、重點(培育)建設專業 3 個、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示范專業 5 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12 個。學校堅持內涵發展,注重應用型辦學特色培育。通過多年發展建設,形成了能源化工專業特色、實踐育人特色、“三合三融”創新創業特色等三大辦學特色。產生了一批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學科、重點學科、重點專 業、優勢特色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育示范專業,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以及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黃大年”教師團隊等;獲得了一批產教融合,競賽聯動的實踐性課程、教學成果、大賽團體、優秀個人,多次獲得國家級和自治區級表彰獎勵; 在“互聯網+”等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國家級、自治區級獎項50多個, 獲批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立項105 個 ,學校“四位一體”志愿服務育人項目被評為寧夏共青團“創新爭先”優秀項目。
學校堅持內涵發展,突出教學中心地位,穩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聚焦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人才培養思路,探索出“三全五育融通、理實賽證結合、校政企行協同”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注重開放式辦學,與馬來西亞英迪國際大學、福州大學等國內外多所名校建立合作關系,簽訂了合作協議,開展學生訪學、學歷生培養等合作。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每年組織數百名學生參加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各類競賽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近三年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學科技能競賽獎等各種獎勵 310 項。建校至今,已累計為國家培養畢業生 5 萬余名。先后榮獲“ 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優秀獎”“全國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實訓基地建設獎”“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全國社會實踐優秀單位”“ 寧夏回族自治區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先進單位”“全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寧夏第一屆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 寧夏第二屆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寧夏共青團工作評價進步單位” “服務銀川經濟建設特別貢獻獎”。2021年學校榮獲“ 寧夏回族自治區就業工作二等獎”,2022 年榮獲“ 寧夏回族自治區就業工作一等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