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大學是雙一流建設高校嗎?
不是,西華大學不是雙一流大學。西華大學優勢學科專業為:工程造價、交通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產品設計、化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會計學、應用物理學、車輛工程、生物工程。
附:四川省雙一流大學名單(共9所)
四川省雙一流建設高校一共有9所,分別是:成都理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西南財經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
省內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層次 | 國內排名(校友會) |
---|---|---|---|---|
1 | 四川大學 | 成都市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計劃 | 18 |
2 | 電子科技大學 | 成都市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兩電一郵,省部共建,101計劃 | 29 |
3 | 西南交通大學 | 成都市 | 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56 |
4 | 西南財經大學 | 成都市 | 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計劃 | 73 |
5 | 四川農業大學 | 雅安市 | 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112 |
6 | 西南石油大學 | 成都市 | 雙一流,省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115 |
7 | 成都理工大學 | 成都市 | 雙一流,省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 | 155 |
8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成都市 | 雙一流,省重點,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計劃 | 229 |
9 | 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 | 成都市 | 985,211,雙一流,國重點,保研 | - |
西華大學辦學層次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省政府 |
創建時間 | 1960年 | 博士點數量 | - |
碩士點數量 | 39 | 學校類型 | 綜合類 |
所在城市 | 成都市 | 辦學層次 | 省重點,保研,研究生院 |
西華大學是四川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四川省首批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優先培育高?!,F有郫都、宜賓、彭州、人南、易三倉(泰國)五個校區,占地面積近4000畝,全日制在校學生4.1萬余人。學校入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是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全國易班共建示范高校,具有面向港澳臺地區招生資格、面向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
聚焦立德樹人,培育時代新人。學校始終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作為興校辦學的首要任務,強化通專結合,推進五育并舉,培養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重視創新能力培養,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4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7個,建有省級大學科技園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是四川省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3年學生在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國內外重大學科競賽中,獲獎3760余項,其中國家級獎項960余項;在世界技能大賽“汽車技術”項目中實現我國該賽項上獎牌零的突破并獲得銀牌。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入選四川省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建有四川省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學校是“易班”平臺全國推廣第一所試點高校,“數字思政”育人平臺多次獲得上級表彰和推廣。重視校園文化建設,“西華秋韻”榮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蜀學院”獲批首批四川省高校重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院。藝體教育成效顯著,招收乒乓球、跆拳道、足球高水平運動員,奧運冠軍陳龍燦親自執教,乒乓球隊多次獲得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乒乓球項目團體冠軍和個人前三名,啦啦操隊獲得世界啦啦操錦標賽第三名,學生藝術團多次參加央視春晚等文藝演出。學生綜合素質、專業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受到社會普遍認同和好評。畢業生去向落實率保持在90%左右,學校多次被評為四川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累計培養了以院士、知名企業家、杰出管理者為代表的各類人才31萬余名。
聚焦四個面向,推進科技創新。學校秉承農機立校、為國鑄耒耜初心,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升集成攻關能力和服務社會能力。緊跟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在現代農業裝備與體系、高端食品與川菜渝味、低空經濟與先進動力、新能源技術及裝備、智能制造與尖端材料、人工智能與智慧管理、生態治理與生命健康等領域集聚成勢,擁有流體及動力機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智能空地融合載具及管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XXX材料與表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科研平臺,擁有深度融入產業發展的汽車測控與安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流體機械及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食品微生物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25個省級科研平臺,推進構建科研育人、產教融合生態圈。近5年學校承擔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科研課題900余項,獲批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8個、四川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2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2個,累計榮獲部省級以上各類成果獎60余項,連續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專項、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重點項目立項,四川省技術發明一等獎、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獎勵,高水平論文,千萬級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工程學”學科持續保持在ESI全球排名前1%。融入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大后方建設,以服務治蜀興川為己任,牽頭編制四川省農業裝備、川菜產業、新能源汽車3大產業攻關路線圖,深度參與四川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工作,建有四川智能及新能源汽車、未來食品2個現代產業學院;先后與東方電氣、中航工業、中國石油、大唐水電、中國建材、四川交建等骨干企業建立戰略合作;聯合“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布局建設丘陵山區“萬畝無人”示范農場、農業農村部全程機械化科研基地,取得顯著成效。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