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廣東、福建、重慶、湖南、湖北、河北、江蘇、遼寧八省作為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市將首年實行新高考“3+1+2”模式。而原本在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名單中的貴州、河南等省推遲啟動新高考。下面一起看看具體情況!
河南2022年新高一啟動
2021年2月5日,河南省2021年度全省教育工作會議采用視頻會議的形式正式召開。
河南省教育廳廳長鄭邦山特別強調了河南高考綜合改革的進程:“按照教育部要求,結合我省基礎條件評估情況,針對目前面臨的消減普通高中大班額、教師隊伍建設、辦學經費投入等問題,要責任明確、倒排工期、加快進度,確保在2022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學前,實現基礎條件全部達標,順利啟動河南省高考綜合改革。”這也就意味著,作為高考第一大省的河南正式明確了高考改革的時間表——明年河南高一新生開始啟動,2025年正式實施新高考模式。
新高考改革,其真實名稱應該叫做“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它包括考試(科目和模式)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兩個方面。這場被稱為“史上最強”的高考改革,最早起源于2013年中央文件提出的“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是教育領域改革最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新高考其實帶來了很多方面的改變。但是對學生和家長而言,最直觀的改變就是高考科目選擇的多種可能性。
關于河南高考綜合改革的具體方案,目前官方雖沒有正式說明,但是可參考全國第三批進入高考綜合改革的8個省市(福建、湖北、江蘇、廣東、湖南、河北、遼寧、重慶)的“3+1+2”新高考方案。
目前,河南省暫未公布新高考具體改革方案,鎖定自主選選選拔在線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獲取最新消息~
貴州2021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
2月4日,貴州省教育廳發布了2021年工作要點,提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強化家庭教育、提升學前教育保教質量等50項工作內容。記者注意到,要點明確提出2021年貴州將制定和完善《貴州省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及相關配套改革方案,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
提高教學質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
要點提出,學前教育階段要繼續積極發展公辦園,加強幼兒園收費監管,開展幼小銜接試點工作。義務教育階段要依法落實城鎮小區配套建設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政策,保障學位供給。同時明確,新建普通高中應布點在市(州)政府所在地,逐步撤銷在鄉鎮舉辦的普通高中。
貴州省教育廳表示,2021年還要實施高校提升行動,加快推進和大力支持貴州大學“雙一流”建設,支持指導省屬高校、市(州)高校結合辦學實際和辦學目標開展“雙一流”建設。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推進產教融合聯合培養基地建設。
根據貴州省教育廳此前發布的消息,該省將于2021年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另外,此次2021年工作要點也明確提出要制定和完善《貴州省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及相關配套改革方案,啟動實施普通高考綜合改革。進一步規范普通高中招生,落實公民辦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工作,切實解決跨區域掐尖招生破壞區域教育生態問題。探索專升本考試改革。
中小學探索實施教師“員額制”管理
在教師隊伍建設上,要點提出,要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研制出臺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導意見。同時,鼓勵支持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在中小學探索實施教師“員額制”管理和校長職級制改革試點,探索建立學校中層管理人員選聘機制。
師德師風建設同樣重要。貴州省教育廳明確提出,要把2021年作為全省師德師風建設年,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專項行動。加大對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查處力度,落實分類查處和集中通報工作機制,對教師隊伍各類違規違紀問題堅決做到“零容忍”。
在農村教師培養上,要點提出,要健全完善分層分類的教師、校(園)長培訓制度,充分發揮“國培計劃”示范引領作用,推進教師培訓模式創新,積極探索適合貴州省農村教師教育教學需求的培訓形式。同時,繼續實施“特崗計劃”,加大農村艱苦邊遠地區學校,以及音、體、美等緊缺學科教師招聘力度。
此外,要點還提出2021年要啟動中小學未來校長培養計劃,加強中小學校長后備隊伍建設。探索實施中小學“銀齡講學計劃”和高校“銀發工程”。
兩省新高考采取哪種形式?
關于河南、貴州高考綜合改革的具體方案,目前官方都沒有正式說明,但可參考全國第三批進入高考綜合改革的8個省市(福建、湖北、江蘇、廣東、湖南、河北、遼寧、重慶)的“3+1+2”新高考方案。
3+1+2怎么考?
考試科目有哪些
統一高考科目: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其中,外語科目分為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6個語種,考生任選其中1個語種參加考試。統一高考科目試題由教育部統一命制。
選擇性考試科目:選擇性考試科目為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考生須從歷史、物理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參加考試。
選擇性考試科目試題由各省自主命制。普通高中在校學生應在相應科目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合格的基礎上報考選擇性考試科目。
試時間如何安排
考試時間安排在6月7日—9日。語文科目考試時長為150分鐘,數學、外語科目考試時長均為120分鐘,選擇性考試科目每科考試時長均為75分鐘。
統一高考科目的考試時間以教育部公布為準!
滿分750分
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門選擇性考試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
語數外每門滿分150分:統一高考科目的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
選考科目每門滿分100分:選擇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100分,其中,首選科目成績按原始成績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再選科目成績按等級賦分后計入考生高考文化總成績。
等級賦分如何進行
對于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再選科目考試,等級賦分是按統一規則,由原始成績進行等級劃定后,再由等級轉換而來的分數。
高考成績公布時,考生查詢到的再選科目成績是等級賦分后的成績,不需要考生自行轉換。
志愿設置
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以“專業(類)+學校”(即1個“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愿)或院校專業組方式進行,各省不盡相同。
報志愿注意選考科目要求:改革后志愿填報的主要變化是增加了選考科目的要求。考生填報志愿時,要認真查閱高校招生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既要符合首選科目的要求,也要符合再選科目的要求。
選考物理科目的考生只能填報物理科目組合的院校和專業,選考歷史科目的考生只能填報歷史科目組合的院校和專業。